化疗后造成感染的类型
1 细菌感染:免疫缺陷患者,在80年代前以革兰阴性菌
感染为主,特别是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克雷白菌属等为最常见的致病菌。随着半合成青霉素及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出现,G-菌感染发生率已减少,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草绿色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感染有增多趋势。
2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重症
血液病患者发生死亡的正在增加。据报道RNA和DNA病毒感染非常明显,绝大多数为再发感染。但由于疾病活动性和细胞毒性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感染可能更频繁更严重,时间也会更长。病毒所致的粘膜损伤可使细菌和真菌丛生而导致的继发性感染危险性增加。单纯疱疹感染最为常见,多发生在口周、口腔、食管及会阴部,带状疱疹亦较多见,尤其易见于长期大剂量
化疗及
骨髓移植患者。无过去感染者可发生严重水痘。巨噬细胞毒感染普遍存在,可来自隐伏病毒的再激活或因输血而导致,成为
骨髓移植患者被检出的最常见的机会性病原体,易发生间质性肺炎,是骨髓移植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3真菌感染:长期粒细胞减少以及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变化已使感染有关死亡的原因从细菌转为真菌和病毒。弥漫性真菌感染通常在死后才能作出诊断。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光滑球拟酵母菌、曲霉菌、毛霉菌及热带念珠菌为多见,偶尔也可见隐球菌感染。
4结核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结核病发生率比一般人群为高,而且临床表现常不典型,X线片上有时与细菌性肺炎相混淆。
5 寄生虫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发生鼠弓形体感染而引起脑损伤,骨髓移植后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可致间质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