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2022年11月17日
  • 新媒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岁以下婴幼儿可免查验核酸证明

11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不折不扣、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相关负责人指出,要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完整、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优化防控工作的部署举措,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保障好二十条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相关负责人表示,取消对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于感染风险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对这类人群不再集中隔离,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流调、隔离等防控资源和服务保障资源。

而在,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方面,相关负责人指出,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跨省游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并对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并且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取消次密接、中风险区域判定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强调,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完整、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优化防控工作的部署举措,坚决反对两种倾向,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保障好二十条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关于二十条措施提出的不再判定次密接,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表示,取消对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于感染风险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对这类人群不再集中隔离,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流调、隔离等防控资源和服务保障资源。

沈洪兵强调,对取消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时,各地对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检测、快管控。一旦密接者核酸检测阳性以后,在第一时间进一步开展密接者的调查和管控。

同时,二十条措施还提出制定新冠肺炎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应对病毒的变异,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和救治资源准备。

一是持续加强定点医院建设。要求各地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定点医院要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的床位,对于加强ICU(重症监护单元)建设,要求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

二是加强方舱医院的建设。按照平急结合的原则,提前做好方舱医院和医疗医护力量的准备。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能够使得方舱医院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能够尽快地收治患者。

三是持续加强发热门诊的建设。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置发热门,并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可疑的患者要尽快甄别,若是阳性感染者,要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者方舱医院进行救治,真正实现“四早”,也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而在取消中风险区判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指出,为了更加科学精准地进行疫情防控,在20条优化措施中取消了中风险区的判定,并且更加科学精准地判定高风险区,以单元和楼栋进行判定。这也对各地疫情的处置工作提出更高标准,要求流调、风险研判更加精准高效。

关于高风险区内的核酸检测和管控措施,仍然是按照第九版的防控方案来实施。王丽萍表示,对于核酸检测是要求在高风险区实施封控以后前3天进行核酸检测,后续检测的频次可以根据前三次检测结果进行确定。在解除管理前的24小时内,要完成一次区域的全员核酸检测。

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方案

关于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将集中隔离期从7天缩短到5天,而将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3天居家隔离。王丽萍强调,在二十条措施里,对于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这样一些风险人员管控方式的调整,是基于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实践评估数据和风险研判等的优化和调整,是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下,更好地统筹我国疫情防控与国际交往、便利人员往来,有效利用集中隔离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是,要及时接收需要进行居家隔离人员的信息,并且登记造册;

二是,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管理,督促引导居家隔离人员及其同住人员严禁外出。对于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经所在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三是,督促指导居家隔离人员每日早晚两次做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腹泻等这样一些症状的人员,要立即进行报告,并且由专人联系120负压急救车,基于就近原则送往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四是,进一步做好对小区民众的宣传引导,尽可能做到人人知晓、理解。

核酸检测点的布局方面,郭燕红表示,要优化采样点的布局,对采样点实施网格化管理,覆盖辖区内的服务人群。同时,要向社会公布采样点的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电子地图,及时更新,方便群众的查询,并就近方便进行采样。并合理安排采样时间,优化采样人员的班次。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错峰提供采样服务。另外,要求各地做好采样点供需情况的监测,密切关注群众检测的需求,针对人口密度较大、人流量比较高的社区和场所,通过增设采样点位、增加采样人员等方式,扩大采样服务的供给。

在被问及是否会放开复必泰mRNA的疫苗供中国的民众以及外国来华人士接种时,沈洪兵回应称,对于接种疫苗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以及可负担性等因素,坚持依法依规、尊重科学的原则。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方案,方案确定以后,有关情况会及时向社会发布。

跨省游需凭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

11月15日,文旅部印发通知,提出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的政策。对此,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晓勇表示,《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主要从四个方面优化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措施。

一是针对旅游活动管理,优化了跨省旅游政策,根据最新风险区划定管理办法,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

二是针对文化活动管理,优化了公共文化场所、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聚集性文化活动核酸检测查验措施;

三是针对人员管理,调整了行业从业人员的核酸检测要求,必须根据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四是加大对“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

李晓勇进一步指出,根据最新的风险区划定管理办法,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同时,对核酸证明和“落地检”提出要求,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要求,跨省游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并对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旅行社要积极引导游客主动进行核酸检测,推动防控关口前移。此外,明确继续暂停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暂不恢复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团队旅游业务。

沈洪兵也表示,为有效防范疫情扩散蔓延,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于民众对“落地检”的疑问,王丽萍回应道,在“落地检”措施实施以来,各地对于及时发现来自高风险区的风险人员,做到跨区域疫情传播的早发现,避免引起本地关联性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丽萍补充道,“落地检”措施并不是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要求相悖,而是在当前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全国本土疫情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推行的,通过“落地检”可有效防范流动人员在旅途辗转中可能被感染等诸多不确定风险,对于现阶段疫情防控是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