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tao 2010年03月15日
  • 新媒体

治疗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误区

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科的常见病,因其起病突然,皮肤出血点、瘀斑、鼻腔出血、牙龈渗血等出血表现突出,家长恐慌、着急,面对急切为孩子求治的家长,一些医师便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环孢菌素A,甚至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都给病人用上,想尽快稳定病情、缓解病情。
  孩子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一些医生的初衷也是好的。但是,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不例外。一些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化学因素(如某些药物、苯)等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或其他破坏血小板的机制,使血小板迅速被破坏,血液循环中血小板减少,正常止血功能遭到破坏,容易发生出血、出血不易止住。机体面对外界某些因素的打击,出现一时的免疫功能紊乱,是机体应激反应的结果。病例观察表明,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初起时给与适当的对症处理,严密观察,4~12周后,80%的儿童能自愈,也就是说机体自身或在药物适当干预下,经过一定的时间,能够由应激状态恢复正常。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应用能使血小板破坏减少,血小板迅速提升,但这并不是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正常的结果,而是机体整个免疫系统被抑制的结果。当这些药的药理作用消失后,机体的免疫功能并未恢复正常,仍然会出现破坏自身血小板,血小板还会降下来。环孢菌素A、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也大致如此。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环孢菌素A、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或抑制B淋巴细胞,或抑制网状内皮细胞功能,或抑制T细胞功能,大剂量的、长疗程的应用于免疫系统及其他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身上,其产生的远期影响是很难预料的。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免疫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机体如何调节各种免疫功能、各免疫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更何况儿童的免疫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免疫功能还在完善阶段。显然,在这样一个阶段,给以强烈的或长期的免疫抑制治疗是不合适的,这样虽然可抑制异常的免疫,但对正常免疫的抑制也是不容忽视的。很难想象机体会在免疫抑制下协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免疫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并达到正常的平衡状态。对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剂量或长疗程的免疫抑制治疗应慎之又慎,对待这样一个大部分能自愈的疾病不宜过度治疗。
     对于另外的20%不能自愈的患儿应首先考虑在危险迹象的情况下应用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在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必须根据病情缓急,出血程度,紫斑颜色等临床表现,首先辨明虚实。一般说来,急性期多表现为血分实热,慢性期多表现为阴虚内热或气不摄血,紫癜经久不消应考虑血瘀。根据临床不同表现,分为以下几种证候类型。
1.血热伤络
主证:起病急骤,皮肤密集瘀斑瘀点,斑色紫或深红,鼻衄齿衄,或见呕血、便血、尿血,身热烦渴,面色红赤,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绛,苔黄,脉数有力。
分析:本证多系热毒炽盛,伤及血络所致。其发病多由外感邪毒引起。邪热与气血相搏,灼伤血络,血液渗出脉外,则发为皮肤紫癜。邪热化火,血随火升,则见衄血。热毒充斥,津液耗损,故呈现一派热象。
2.虚火灼络
主证:病程较长,皮肤紫斑时发时止,斑色较红,时有鼻衄或齿衄,低热盗汗,手足心热,心烦不宁,口渴喜饮,两颧发红,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分析:本证多系虚火内伏,灼伤血络所致。其发病多由邪热日久不去,消烁津液而成。虚火亢盛则发紫斑或衄血。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故见上述阴虚征象。
3.气不摄血
主证: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皮肤紫斑反复出现,斑色青紫而暗淡,时有衄血,血量不多,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分析:本证多系脾虚气弱,不能统摄血液所致。脾气不足,血失统摄,血不循经而外溢,故反复出现紫斑。脾虚气血生化乏源,故表现一派虚象。
本证早期多属血热实证,治当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日久常见阴虚火旺之证,治当滋阴降火止血。长期反复出血,多属气虚不能摄血,治当补虚。临床亦有虚实夹杂者,治疗应虚实兼顾。
一、辨证选方
1.血热伤络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30g,生地、白芍、丹皮、白茅根各12g,紫草、侧柏叶、青黛各10g。发热重者加生石膏、羚羊角粉;便秘加大黄、花粉;尿血加小蓟、蒲黄。
2.虚火灼络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大补阴丸加减。生地、丹皮、龟板、知母各12g,旱莲草、茜草、阿胶、白芍各10g,黄柏、甘草各5g。反复鼻衄加白茅根、青黛;便干加花粉、玄参;兼有贫血加当归、黄芪。
3.气不摄血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黄芪、党参、茯苓各15g,当归、黄精、丹参、白芍各10g,阿胶、鸡血藤、白术各6g。兼有阳虚症状加鹿角胶、仙灵脾;兼有阴虚症状加旱莲草、女贞子。
4.外用药:百草霜15g,龙骨30g,枯矾30g。共研细粉,用棉签蘸药粉塞于鼻腔内。用于治疗鼻衄不止可即刻见效。
二、专方验方
1.秘红丹:大黄细末3g,肉桂细末3g,生赭石粉20g。先以500ml水煎赭石粉30分钟,然后纳入大黄、肉桂末再煎10分钟,得煎液约200ml,早晚2次分服。适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2.七乌松仙汤:三七25g,乌贼骨50g,嫩松叶50g,仙鹤草50g。先煎三七,待3~4沸后纳入另3味药,文火同煎。温服,每日3次。有良好的止血效果,适于本病急性期大量出血者。
3.复仙汤:土大黄5g,仙鹤草15g,鸡血藤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本方既能止血又能生血,各种类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可应用。
4.丹芍茅花汤:粉丹皮9g,生白芍9g,黄芩9g,白茅花12g,蚕豆花12g,仙鹤草12g,旱莲草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对反复鼻衄者效果良好。
5.消斑饮:鸡血藤15g,当归6g,商陆15g,墓头回12g,仙鹤草15g,侧柏叶7.5g,生黄芪60g,生地30g,生甘草15g。水煎服,每日1/2~1剂,分2次服。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好。方中商陆应先煎3小时。
6.升板胶囊:大黄50g,浓缩水牛角粉35g,汉三七30g,甘草30g。共研细末装胶囊,每粒重0.3g,每次服1~3粒,日服3次。适于出血症状较重者。 
中成药
1.犀角地黄丸: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适于紫癜初起,出血较重,中医辨证属血热证者。3~6岁每次1/2丸,7~14岁每次1~2丸,日服2次。
2.维血宁冲剂: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之功效。适于紫癜日久不愈,反复出血者。3~6岁每次6g,6~9岁每次10~15g,9岁以上每次15~20g,日服2~3次,开水冲服。
3.荷叶丸: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血之功效。适于出血症状重者。3~6岁每次1/3丸,7~14岁每次1/2~1丸,日服2~3次。
4.二至丸:具有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适于肝肾阴虚之紫癜。3~6岁每次2~3g,6~9岁每次3~6g,9岁以上每次9g,日服3次。5.归脾丸:具有健脾益气,摄血养血之功效。适于病程较长,反复紫癜,中医辨证属气
虚不能摄血者。3~6岁每次1/3丸,6~9岁每次1/2丸,9岁以上每次1丸,日服2~3次。
6.归参补血片:具有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之功效。适于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持续低下者。3~6岁每次1片,6~9岁每次2片,9岁以上每次3片,日服2~3次。
7.升板止血丸:生板止血丸是我院研制的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方剂,由羊蹄、三七、黄芪、当归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凉血、化瘀止血、补气养血之功,用于热瘀蕴结、气血两虚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康医院院内制剂)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

康复患者

再障 (>2000)

白血病(>1600)

血小板减少(>1500)

MDS(>1000)

淋巴瘤(>800)

千年传承
专利配方

40年专科经验,为血液病患者提供咨询、治疗,健康护理等全面支持!!!

马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