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血康中医血液病医院 >中医中药 >中药知识 >浏览文章
佚名 2008年05月07日
  • 新媒体

小儿夜啼 穴疗有方

  (据健康报)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者,称为夜啼。本病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若因伤食、停食、饥饿、尿布浸湿、衣带过紧、皮肤瘙痒等原因引起者,不属本病范畴。  中医认为,小儿夜啼多为脾胃虚寒,心火内盛,或惊骇所为,当以温脾散寒,清心导滞,镇惊安神为治,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有明显疗效,介绍如下。  ●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米醋调为稀糊状,放在伤湿止痛膏中心,外贴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每晚1次,连续2~3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脾胃虚寒及脏热心烦所致的夜啼。  ●朱砂、铅粉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取6克,用蛋清调为稀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晚1次,连续2~3天。可镇静安神,适用于惊恐所致的小儿夜啼。  ●生枣仁10克,捣碎,置伤湿止痛膏中心,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每晚1次,连续2~3天。可养心安神,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夜啼。胡献国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