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血康中医血液病医院 >白血病 >白血病病因 >浏览文章
yatao 2008年07月16日
  • 新媒体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详细分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详细分型
       1.形态学分型1986年天津召开的白血病分类分型讨论会,将ANLL分为七型,诊断标准如下:

  (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骨髓中原粒细胞(I+Ⅱ型)≥90%(非红系细胞),早幼粒细胞很少,中性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
  (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分两个亚型,①M2a:骨髓中原粒细胞(I+Ⅱ型)>30~<90%(非红系细胞),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②M2b:骨髓中异常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30%。
  (3)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非红系细胞),其胞核大小不一,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可分两个亚型,①粗颗粒型(M3a):嗜苯胺蓝颗粒粗大,密集甚或融合;②细颗粒型(M3b):嗜苯胺蓝颗粒密集而细小。
  (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依原粒和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可包括下列四种亚型:①M4a: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和单核细胞>20%(非红系细胞);②M4b: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20%(非红系细胞);③M4c:原始细胞既具粒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者>30%;④M4ED:除上述特点外,有粗大而圆的,嗜酸颗粒着色较深的嗜酸粒细胞,占5~30%。
  (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分两个亚型:①未分化型(M5a):骨髓中原始单核细胞(I+Ⅱ型)(非红系细胞)≥80%;②部分分化型(M5b):骨髓中原始和幼稚细胞>30%(非红系细胞);原单核细胞(I+Ⅱ型)<80%。
  (6)红白血病(M6)骨髓中红细胞系>50%,且常有形态学异常的原始粒细胞(I+Ⅱ型),(或原始十幼单核细胞)>30%;血片中原粒(I+Ⅱ型)(或原单)细胞>5%,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粒细胞(或原始十幼单核细胞)>20%。
  (7)巨核细胞白血病(M7)外周血有原巨核(小巨核)细胞;骨髓中原巨核细胞> 30%。原巨核细胞有组化电镜或单克隆抗体证实;骨髓造血细胞少时往往"干抽",活检有原始和巨核细胞增多,网状纤维增加。
                                                             ANLL组织化学染色与FAB分型的关系

组化染色 FAB分型
M1 M2 M3 M4 M5 M6 M7
糖原 - - - - - + +/-
苏丹黑 + + + +/- - - -
过氧化物酶 + + + +/- - - -
氯醋酸酯酶 + + + +/- - - +/-
非特异性脂酶 + + + +/- + + +/-
氟化钠抑制 - - - +/- + - +/-

  2.免疫学分型 ANLL的分型主要依靠形态学(包括细胞化学)来区分。免疫学分型的研究进展较ALL慢,主要用于ANLL与ALL的区别。在髓系细胞的分化过程中,CD34出现于粒系-单核系祖细胞(granulocyte-macrophage progenitor cell,CFU-GM),分化至原始粒细胞阶段消失。CD33、CD13见于髓系分化的全过程。HLA-DR存在于CFU-GM和各期单核细胞。幼稚及成熟期粒、单核细胞表面出现CD11b,粒系表达CD15,单核细胞表达CD14。 红系祖细胞(BFU-E、CFU-E)表达血型糖蛋白A。巨核细胞系表达Ⅱb/Ⅲa/Ib。ANLL的免疫标志见表33-11。一般来说,ANLL的免疫学分型与FAB分型无明显相关,但少数类型有一定相关,如M4/M5表达CD14,M3缺乏HLA- DR抗原。
  3.MIC分型1986年9月,第二届国际MIC研究协作组制定了ANLL的MIC分类标准。首先根据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学标志区分ANLL与ALL。

表33-1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FAB分型与膜标志

抗体 M1 M2 M3 M4 M5 M6 M7
HLA-DR + + - + + +/- +/-
CD34 + +/- - +/- +/- - +/-
CD33 + + + + + +/- +/-
CD13 +/- + + + + - 未报告
CD14 - +/- - + + - 未报告
CD15 - + +/- + + +/- 未报告
血型糖蛋白A - - - - - + -
血小板Gp Ⅱb/Ⅲa/Ib(J15、AN51,C17) - - - - - - +

细胞系列标志(Second MIC,1988)

粒 系 单 核 系 红 系 巨核系 B细胞系 T细胞系
过氧化酶(Pox)   血型糖蛋白A2) 血小板糖蛋白 SmIg3) CD5
CD34 ANAE±F1)   Ⅱb/Ⅲa/Ib CyIg4) CD3
CD13 CD34 Spectrin   CD19 CD25)
  CD13     CD20 CD75)
  CD14        

  1)ANAE±F=α-萘酚醋酸酯酶±氟化物抑制

  2)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A

  3)SmIg=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

  4)CyIg=细胞浆免疫球蛋白

  5)CD2,CD7尚可在少数AML的细胞上表达

  ANLL的特异染色体改变较ALL多见,常有独立的预后价值。根据染色体异常是否与形态学相关,分为两大类:

  (1)与形态学相关的特异性染色体异常。

  (2)与形态学无相关的染色体异常。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