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血康中医血液病医院 >白血病 >白血病答疑 >浏览文章
yatao 2018年02月26日
  • 新媒体

化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减少怎么办?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化疗剂量限制性毒性,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非常常见,其减少程度、持续时间与患者感染甚至死亡风险直接相关,对化疗药物相对剂量强度及患者预后产生了不良影响。化疗期间,准确评估、预防及治疗这类血液学毒性,对肿瘤患者预后极其关键。

一、什么是中粒细胞减少?

传统上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目小于1.5×109/L定义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目前尚无标准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型系统,一般都按照中性粒细胞数目分为轻、中和重度。

表 中性粒细胞减少分型

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有着不同的感染危险性,例如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一般无感染危险,而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着高感染危险,是需要紧急处理的临床急症。

另外,临床上也常常将有着极高感染风险的中性粒细胞数目小于0.2×109/L状态称之为极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二、为什么化疗后会出现中粒细胞减少?

血液中粒细胞的寿命只有6-8h,骨髓必须不断生成此细胞才能维持其功能。化疗药物可抑制并且损伤骨髓多功能干细胞,使成熟过程中的中性粒细胞损伤、调亡,而得不到及时更新,最终造成血液中的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

三、中粒细胞减少会有哪些表现?

患者出现什么症状主要取决于中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当出现以下症状或体征时,提示骨髓抑制的程度较严重:

➤发热:超过38°C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靠并且可能是唯一的表现

➤消化道症状:消化道黏膜炎、腹痛、腹泻等

➤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泌尿道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改变、头痛等

➤各种管道的感染症状:穿刺局部发红、疼痛、硬结、水肿、渗液等

➤阴道分泌物异常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还可能造成全身血行播散性感染,严重者可威胁生命

四、什么时候容易出现中粒细胞减少?

粒细胞减少通常在接受化疗后7-12天内发生,这个周期可能因为化疗药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应用抗代谢药物之后7-14天,中性粒细胞出现最低谷,在7-21天恢复;抗生素类药物在使用后10-14天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在21-24天恢复;亚硝脲类药物可能会导致延迟性和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

五、哪些因素提示患者可能发生中粒细胞减少?

➤年龄大,骨髓功能低

➤肝、肾功能障碍

➤肿瘤累及骨髓可导致骨髓储备功能不足,使粒细胞减少症加重、延长

➤营养不良,机体修复功能下降

➤既往化疗可导致骨髓萎缩或纤维化

➤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如抗生素、抗菌药、磺胺类和别嘌呤醇等,抑制骨髓功能恢复

➤各种感染

➤胸骨腰椎和骨盆等部位放疗,也可能影响化疗后骨髓功能的恢复

➤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粒细胞的无效生成,常伴有红细胞血小板的生成减少

六、中粒细胞减少症重在预防

2017年11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制订了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该指南提出了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预防路径:

➤一级预防路径:先评估化疗引起粒细胞减少的风险系数,再评估进一步引起风险系数增加的因素,最后根据是否满足风险因素,予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防。

➤二级预防路径:第2次或后续化疗对既往周期进行评价,患者是否存在FN或剂量限制性粒细胞减少。存在FN或剂量限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事件,若患者曾使用过G-CSF,则考虑降低化疗剂量或改变治疗方案,若患者未曾使用过G-CSF,则建议预防性予以G-CSF。

注:患者单次口腔体温≥38.3℃或≥38℃超过1小时,中性粒细胞≤0.5×109/L,则定义为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N)。

当化疗期间出现中粒细胞减少时,患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预防感染:

➤注意手卫生,勤洗手

➤保持空气清新,室内常通风

➤尽量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机会

➤不与他人共用食物、杯子、餐具或其他日用品

➤避免接触感冒的人员或宠物,防止增加感染风险

➤加强口腔、卫生清洁,勤漱口,遵循医护人员指导;避免口腔感染;女性注意会阴部卫生

➤避免进食未煮熟的肉类、蛋类及海鲜

➤加强营养,鼓励进食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

➤预防腹泻、便秘,避免皮肤黏膜等损伤及感染

七、粒细胞减少症出现后,如何处理?

对于已经出现中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应给予治疗性措施,包括:

➤对因处理: 暂停化疗或化疗减量或调整后续化疗药物

➤对症处理:G-CSF预防及治疗,无法使用G-CSF的重度减少者可予以白细胞输注治疗

➤预防或治疗感染: 抗生素

➤保护性隔离、支持治疗等其他措施

对于FN患者,指南建议如下:

➤若FN患者接受过或正在接受G-CSF预防,可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GSF)预防,之后继续rhG-GSF治疗;或可给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GSF)预防,之后通常额外不予以rhG-GSF治疗。

➤若FN患者未接受过G-CSF预防时,若不存在感染相关并发症风险因素,则无需考虑给予rhG-GSF治疗;若存在感染相关并发症风险因素,则考虑给予rhG-GSF治疗。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