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由骨髓内巨核细胞产生,在血液中生存约1-6天,有保护毛细血管壁的作用。血管一旦破裂,
血小板即聚集于破口处,并与各种凝血因子起作用,形成血块而止血。血液中正常
血小板数为10万~30万/立方毫米。
血小板数低于5万/立方毫米即可有出血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出血,口腔、鼻及内脏粘膜出血,最严重是颅内出血。
常见的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继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均有血小板减少)和特发性(原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紫癜是出血性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皮肤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