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中医概述
急劳,热劳,虚劳,血证,髎积,温病,百日劳等。在
中医学里属于“虚劳”、“血证”等范畴。由于起病急,常伴有发热,故又称为“急劳”、“热劳”,如不及时治疗,易在短期内死亡,故也为“百日劳”等。
白血病中医诊断
1.发病特点:本病多见于青少年。热毒炽盛型在发病前常有感冒病史,并伴有严重的出血。其他几型发热,出血较轻,但病情逐渐加重。开始发病时症状轻微,常易忽视,故其发病常呈隐袭过程。
2.证候特点
(1)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发热,骨痛。
(2)可见鼻衄,齿衄,肌衄,咯血,吐血,便血,崩漏。
(3)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单核细胞白血病易见徵积,痰核,瘰疬。
(4)病势凶险,治疗难度大易在短期内死亡。
白血病中医病因
白血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其内因为正气不足,而先天已有“胎毒”内伏,加之复感外邪瘟毒所致。《内经》中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导致外感,内外合邪而致病。
中医学认为白血病属于“热劳”、“急劳”、“虚劳”、“徵积”、“血证”、“温病”的范畴。在古代医籍中对白血病的贫血,发热,出血,浸润等症状,已有记载。白血病的发热和贫血与祖国医学中“热劳”、“急劳”的证候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