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2010年06月20日
  • 新媒体

小儿ITP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一种。其特点是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前者可能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吸附在血小板上,导致血小板被吞噬破坏;后者可能由于产生自身抗血小板抗体而使血小板破坏、减少。小儿病例中前者约占85%,可为自限性,预后较成人相对为好。
     ITP辨病
  ITP以皮肤瘀点或瘀斑、鼻衄、齿衄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血症”范围。病因多为热毒内扰,脏腑虚损所致。病机关键为热毒内伏,脾肾两虚;病位在营血,与心、肝、脾、胃关系密切。
  【诊断标准】
  1.皮肤粘膜出血,多为出血点、瘀斑、鼻衄等,无明显脾大。
  2.血小板<100×109 /L。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相关补体(PAC3 )增高,血小板寿命缩短。
  3.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幼稚型及(或)成熟未释放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而血小板形成型巨核细胞均减少。
  4.具备下列任何一项:①肾上腺皮质素治疗有效;②切脾治疗有效;③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