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治疗白血病复发
白血病复发的原因:
放松治疗 在我们的临床中经常遇到有些患者在取得完全缓解後,就自以为万事大吉了,不再按医嘱治疗。不再按时服药、复查,与医生的联系减少,等到复发之时往往悔之晚矣。
身心劳累 患者患病後经济支出巨大,家庭负担沉重,因此,在病情稳定後便急於劳动,以望减轻家庭的压力。但此时患者处於初步恢复期,体质尚未完全恢复,一旦劳累,身心疲惫,则正气下降,抗病能力减弱,病邪会乘虚而入,卷土重来。
感冒频发 感冒是导致白血病复发的最常见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注意预防。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雨淋。
心情不畅 生气和郁闷都会使气血在体内运行失常,流通不畅,造成脏腑功能紊乱,病情复发。
饮食无度 有些患者在饮食方面无所顾忌,认为能吃能喝对康复更有利。因此,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出现脾胃功能负担过重。
起居不规律 养生之道在於“早睡早起、起居有常”,就是宣导人们生活要有规律,这样才有利於健康。当今社会,花花世界,灯红酒绿,夜生活丰富多彩,许多青年患者沉溺其中,忘记休息,起居没有规律。
舒适过度 有些缓解後的患者为了保养好身体,便很少出门,活动减少。其实,除药物外,适当运动对於免疫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是预防复发走向康复的重要措施。
白血病患者预防复发还应该注意心理护理方面:
白血病在我们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早已屡见不鲜,已是现代人类文明生活中一抹挥之不去的阴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组织器官浸润症状,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从发病到确诊,心理都比较复杂,其特点表现为:怀疑和侥幸,焦虑和恐惧、退化和依赖、悲观和绝望。加之白血病的基础治疗目前主要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这些药物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使患者身心极度痛苦,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职业、经历和心理需求等有效地展开心理护理。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一、交谈、宣教法
对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怀疑和自我封闭者,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其了解病情,通过积极暗示、鼓励支持性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诱导其宣泄出忧郁自闭的原因,满足其心理需求;有针对性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利用典型病例的成功之路启发、引导,以消除顾虑,克服病人角色形为缺如或强化现象,减轻恐癌心理负担。
二、争取社会系统支持
对改变信仰,寻求精神寄托者,应掌握其产生的根源及表现形式,及时争取家属、亲友、同事等社会系统的默契配合。对文化层次低、搞迷信活动的患者,应向其说明危害性,并坚决制止。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者因盲目信仰宗教,整天处于虚幻状态,对这类患者可循序渐进诱导,开展适当形式的娱乐活动,使之注意力情感转移,以杜绝其寻求不良的寄托心理。
三、缓解外因刺激法
对四例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深入了解引起自杀倾向的外部原因,争取家属和社会系统的配合,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从不同角度说服教育患者以提高对挫折的应激能力,同时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加强防范措施,杜绝意外发生。
四、排解和优化情绪法
患者对
化疗的态度是影响生存质量最大的因素,因此,唤起患者的信心是关键。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对疾病认识的不同,在
化疗前详细解释
化疗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副反应、化疗进展情况,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因化疗副反应严重而拒绝治疗者,除诱导疏通外,还需要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避免不良刺激,使之舒适、顺利的渡过强化治疗期。
五、心理护理法
在心身交互理论原则的指导下,在工作中注意心理因素所因起的生理变化。平时注意观察并记录在心理波动状态时的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出冷汗和胃肠道功能减弱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根据反应轻重适当给予药物控制,减轻心理刺激原的影响,以达到生理机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人们患白血病时,乐观者注意情绪调节,悲观者往往消极沮丧。显然,前者容易康复,而后者对消除病情不利。当代心理免疫学的研究表明:人在罹患白血病时,需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可有效地调动集体内潜在的免疫力量,促进早日康复。这种心里上坚信自己能战胜白血病的信念,有学者称之为“心理免疫”。
心理状态与免疫功能相关,影响白血病治疗
英国皇家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对4750名癌症手术后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其中注意精神调节,相信自己能战胜疾病者,10年以上存活率达31%;而那些精神沮丧甚至绝望者,绝大多数在手术后不久即死亡。潍坊市肿瘤医院专家指出,患病后讲究心理免疫的人,之所以能战胜疾病获得康复,是因为精神因素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研究表明,精神系统可通过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对免疫器官产生支配作用。积极的心理状态能使这种支配作用增强,从而使抗体增多。另外,还可通过神经内分泌激素起作用,其中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而病中精神颓废的人,可反馈性地使血液中T淋巴细胞减少,且会抑制巨噬细胞的作用,此种改变则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事实说明,在病魔面前,心理防线一旦崩溃,则后成为疾病的牺牲品。
树立抗争精神,可战胜白血病
敢于与疾病抗争的人,之所以能够延长寿命以致获得健康,与人类本身内在的精神潜力密切相关。因人类的精神状态与心理状态能直接干预机体抗病能力,特别是增强对疾病的耐受力和抵抗力。全国各地抗癌俱乐部的很多乐观抗癌成员,战胜病魔康复的许多动人事迹,说明了抗争精神确实是战胜疾病的武器。缺乏抗争精神,不良的心理状态能影响大脑和机体免疫系统机制,减少体内固有的杀灭病毒病菌的能力,导致机体内有抗病能力的分泌物大量减少,结果病人在病魔的进攻下,很快失去抵抗的防御能力而断送了生命。
总之,心理免疫对于疾病防治至关重要。白血病病人要树立抗病精神,依靠科学和信念,调动机体抗病的能力,战胜疾病。家人、亲友和医护人员,要有一颗善良的爱心,配合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耐心开导、劝慰,帮助患者筑起战胜疾病的“心理防线”,遵医嘱,妥善施治,必将出现“病树前头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