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tao 2011年05月03日
  • 新媒体

中医专家谈白血病防治

  中医学认为,人是天地的产物,与人类社会、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生理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而且具备自我平衡的能力。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历来就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以,未病先防,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外邪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当人体在内因、外因作用下失去这种平衡而自身不能恢复时,就会患病。因此,治未病,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调养身体,提高正气,增强抗邪能力。目前有关资料表明,处于 “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多达60%,在此期间,根据所出现的失眠、乏力、心烦心悸、纳差、大小便失调等症状以及舌、苔、脉象,辨证施治予养心安神、益气补血、健脾通便等的治疗。
  另一方面,要从防止疾病的侵害入手,用中医药调理气血、阴阳、寒热、虚实的平衡,即去其有余,补其不足,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如果能够遵循传统医学的理论,养心健身,保持饮食、日常用品的绿色环保,完全有望健康长寿。
  从祖国医学角度上看,认为癌症多由于正气内虚,感受邪毒,情志怫郁,饮食所伤,素有旧疾等因素,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滞、血瘀、痰凝、湿浊、热毒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脏腑组织,相互搏结,日久渐积而成的恶性疾病。治疗大法为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扶正之法主要是根据正虚侧重的不同,并结合主要病变脏腑而分别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治法;驱邪主要针对病变采用理气、除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法,适当配合具有抗肿瘤、抗白血病作用的中药(青蒿、青黛、半枝莲、全蝎、白花蛇舌草等)。
  我们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在确诊的基础上,首先以西医药诱导化疗,在达到完全缓解(或不能完全缓解)后,继续强化、巩固治疗过程中,配合中医药益气、养血、滋阴敛汗、扶正攻邪的正确的治疗方法,起效一般很快,起效的标准是病人的症状缓解、外周血象趋于好转,骨髓检查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但是,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要坚持治疗。同时,三分治七分养,病人配合医生正确调养也十分重要,以达到延长缓解期,防止复发的目的。
  综上所述,除用中药进行治疗调养外,饮食起居的调养也很重要,患者的合理饮食可以帮助疾病的康复。由于白血病系热毒内侵,损伤脏腑骨髓,所以对于白血病病人来说,在中药调养的同时,宜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清淡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牛奶、精肉等,不宜食用辣椒、生葱、生姜、白酒等食物,因辛辣刺激性食品可助湿生热,唯恐耗血动血,加重病情,在临床上经常见到白血病人饮酒后的白细胞明显升高的现象。羊肉、海鱼、虾、蟹等中医视为“发物",易导致疾病的复发,亦属禁忌范畴。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