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白血病患者
化疗中有的作用
化疗是当前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但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一直是患者和医务人员十分头痛的问题。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
中医方药在这方面具有独特功效。它能扶正祛邪,调整机体生理功能,消除各种不良反应,使患者阴阳恢复平衡,体力尽快恢复,而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脾虚胃弱 肝胃不和型 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脘腹胀满、两胁疼痛、腹痛腹泻、倦怠乏力等,胃癌、肝癌等化疗过程中最常出现上诉症状。治宜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方用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等加减治疗。呕吐严重加生姜汁30滴兑服。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陈皮、半夏、生姜降逆止呕,黄芩、黄连清解胃热。此外,竹如、苏梗、枇杷叶、砂仁、白蔻、山楂、神曲、炒二芽、枳壳、厚朴等常随症加减。若辨证属胃阴虚者,宜改用益胃汤、麦冬汤加减。
气虚血亏 心神不宁型 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精神萎靡、心悸失眠、头昏头晕、自汗盗汗、阳虚体热、皮肤干燥、毛发脱落、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治宜益气养血、养心安神,可用人参归脾汤、人参养荥汤、十全大补汤、芎归胶艾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治疗。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茯苓、炙草、陈皮、大枣、生姜等益气健脾,强壮身体,增进食欲。地黄、当归、白芍、龙眼肉、阿胶等滋阴养血,加强骨髓造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滋润干燥的皮肤。炒枣仁、远志、五味子养学安神。人参、黄芪、当归、阿胶等,对增强机体免疫与抗病能力、改善气虚血虚症状、提升
白细胞与
血小板数量、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增强防癌抗病能力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均有显著功效。
肝肾阴虚 虚火上炎型 表现为头晕目眩、腰膝酸痛、骨蒸盗汗、咽干口燥、耳鸣耳聋、毛发干枯、牙齿不固、阳痿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肝肾功能障碍等。治宜滋补肝肾,方用六味地黄丸(汤)、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左归丸等加减。方中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枸杞子、泽泻、丹皮等,有滋补肝肾、扶正祛邪、镇静降压、促进
白细胞回升(如山萸肉)、改善肝肾功能、调动机体抗癌功能等。此外,首乌、黄精、龟板、地骨皮、麦冬、女贞子等常随症加减。若见症以心阴虚为主者,宜改用天王补心丹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