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2012年06月17日
  • 新媒体

血小板减少的检查项目

血小板减少的检查项目包括:   

1.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FT):   化验介绍: 当毛细血管本身的结构和功能、血小板的质和量以及体液因子有缺陷或受到某些   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的作用时,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本试验是用物理加压方法,统计   新出血点的数目来估计毛细血管的损害程度的。   参考值: M(男):0-5个F(女):0-10个 [6.7kPa,15min(分)]   临床意义:   本试验阳性者见于:   (1)血管凝因素引起的出血,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某些原因所引起的紫癜、坏   血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2)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性   假血友病、血小板无力症及血小板病等。   (3)亦见于肝脏疾患、慢性肾炎、严重凝血障碍及传染病等   

2.血小板计数(plt) :   化验介绍: 血小板的功能为保护毛细管完整性并参与凝血过程。因此它在止血生理过程和血   栓栓塞的发病中有极重要的意义。   参考值: 许氏法:100-300×109/L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   (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淋巴瘤。   (2)手术后、急性失血后、创伤、骨折。   (3)某些恶性肿瘤、感染、缺氧。   减少见于:   (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巨幼   细胞性贫血等。   (2)脾功能亢进、放射病、癌的骨髓转移。   (3)某些传染病或感染:如败血症、结核、伤寒。   (4)某些药物过敏:氯霉素、抗癌药等。   

3.出血时间(BT):   化验介绍: 出血时间是指皮肤损伤后出血至流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以反映毛细血管对创   伤的止血能力。   参考值: Duke法:1-3 分钟Ivy法: 2-7 分钟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   (1)血小板的质或量有缺陷,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贮藏病、   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   (2)血管有功能或结构上的异常:如坏血病、毛细血管扩张症。   (3)缺乏与血小板功能有关的血浆因子:血管性假血友病。   

4.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 :   化验介绍: 无   参考值: 10-15s(秒)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   (1)甲型血友病、乙型血友病以及XI因子缺乏症。   (2)口服抗凝剂所致。   (3)肝脏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 血小板粘附率(PAdT) :   化验介绍: 血小板粘附性对于保持人体的正常止血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但血小板   粘附性的增高对病理性血栓形成与冠心病、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有重要关系,而血小板粘附性过低   则易发生出血。   参考值:?旋转玻球法:M(男):0.394(±)0.05 F(女):0.349(±)0.05   临床意义:   增高:冠心病、糖尿病、脑血栓形成、高脂血症、高血压、多发性硬化、雷诺氏症、痛风、   肥胖症、外科手术后。   减低:血小板无力症、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尿毒症、肝硬变、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见于长   期服用阿斯匹林、保泰松等药物。   

6.凝血酶时间(TT) :   化验介绍: 无   参考值: 16-18s(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为异常   临床意义:   (1)纤维蛋白原显著减少或结构异常时。   (2)肝素和类肝素物质增多。   (3)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多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7.凝血时间(CT) :   化验介绍: 凝血时间是指血液离体后到完全自然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室温):4-12min(分钟) 硅管法:15-30min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   (1)甲型、乙型和丙型血友病、弥散性血凝血、血液中的抗凝血物质增加。   (2)严重的肝损害、阻塞性黄疸、先天性纤维蛋白缺乏症、严重肝损伤。   缩短见于: 各种原因所致的高凝血状态,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高凝血期、血栓性疾病。   

8.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   化验介绍: 凝血酶原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肝脏来制造。   参考值: Quick氏一步法:11-14s(秒)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   (1)肝脏实质性损伤:肝硬化、肝脏弥漫性损伤。   (2)应用抗凝药物、维生素K缺乏。   (3)恶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先天性纤   维蛋白缺乏症。   缩短见于:   (1)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   

9.血浆纤维蛋白原(Fb) :   化验介绍: 无   参考值: 双缩脲比色法:0.2-0.4 g/dL 热沉淀比浊法:0.22-0.42 g/dL   临床意义:   增加见于:   (1)感染及无菌炎症:如肺炎、肺结核、胆囊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等。   (2)其它:放射治疗、脂肪肾。   减少见于:   (1)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2)重症肝病:急性黄色肝萎缩、肝硬化。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0.血块收缩时间(CRT) :   化验介绍: 本试验属血小板功能的诊断筛选试验。   参考值: 30-80分钟开始收缩,24小时完全收缩   临床意义:   血块收缩不良或完全不收缩见于:   (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血小板无力症、严重凝血酶原生成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   (3)阻塞性黄疸、肺炎、何杰金氏病、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   11.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 :   化验介绍: 血小板聚集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首要基本条件,血小板聚集通常是指血小板与血   小板之间相互粘着的能力。   参考值: 比浊法:最大聚集率:62.7(±)16.1% 玻片法:正常滴度:1:5-1:125   临床意义: 增高: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肾病。减低:血小板无力症。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