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tao 2010年12月31日
  • 新媒体

中医血病

一、“血病”与血液病
“血病”一词,较早见于《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明·虞传的《医学正传》中又出现了“血证”—词。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称“血症”。清·唐宗海撰写的《血证论》更是以“血证”作为书名。根据上述几部典籍中记录的相关内容来看,涉及最多的是各种出血及血瘀病证。由此可见,尽管“病”、“证”、“症”三词,无论是在中医还是在西医的概念中均不宜混淆,但就其涉及血的病变而言,在内容上并无根本差异。故可以将三词合一,统称为中医的“血病”。
综上所述,中医所称之血即今之血液。而古代医家所讨论的血病,亦是以血的功能和运行发生异常病变为主要内容,且文献中所记载各血病的大量临床症状中与今之许多血液病的临床表现相一致,如外科正宗中记载,“葡葡疫,其患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身,乃为腑症;自无表里,邪毒传胃,牙根出血,久则虚人,斑渐方退。”即与今之过敏性紫癜极为相似,且在临床借古人之方治今之血液病亦可获效。故可认为,中医之血病虽不能完全等同于西医的血液病,但其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中有不少与之不谋而合。因此,中医临床治疗学中的血病与西医的血液病在研究内容上应有极大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结合是完全可能的。
二、中医临床血病的主要病因病机
1.主要病因
1外邪侵袭:外邪即指六淫。其中易致血病者,以暑、火、燥等病那为多见。这三种致病因素均属热性,侵犯人体极易迫血妄行,导致出血。
2情志因素:《医学入门》中指出:“内伤七情,暴喜动心,不能主血;暴怒伤肝,不能藏血;积忧伤肺,过思伤脾,失志伤肾,皆能动血。”情志不遂,可致气血逆乱,引起出血。
3先天禀赋异常:《医学经纶集》中记载:"今童子吐血,宜看先天父母之气,而母气为尤重。”先天禀赋异常是某些血病的发病基础,如血友病等。
4药毒损伤:《名医类案》曾记载:“滑伯仁治一妇,体肥而气盛,自以无子,尝多服暖宫药,积久火盛,迫血上行为地,跑必数升余,面赤,脉躁急,神恍恍如痴.”说明滥用药物亦是导致血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主要病机
1热盛动血:《血证论》中指出:“血证气盛火旺者,十居八九,当其腾溢,而不可遏。”中医认为火热最易伤及血脉,脉中之血受热,其流行速度加快,甚至妄行,溢出脉外,故有“血得热则行”之说。但所谓火热,又有实火,虚热,外感.内生之分。其中以内生之实火、虚热致病者为多见.实火以脏腑功能障碍,郁而化火,扰动血脉为主。虚热则以阴津亏虚,阳亢无制,相火妄动,扰动血脉为主。
2气逆动血:《直指方》中指出:“血随气行,气逆而上奔,则血不循于经络而涌吐也。”中医认为血之运行有赖气之推动,生理状态时气之升降出入各循其序。则气血调和,循行正常。若气机逆乱即可致血行异常,且多见血溢脉外。
3瘀阻动血:《血证论》中指出:“经隧之中,既有痰血踞住,则新血不能安行无惹,终必妄走而吐溢矣.”中医认为血行不畅,瘀阻脉络则血流异常,溢出脉外是其最终结果。
4气不摄血:《景岳全书》中说:“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脾为统血之脏”其意为脾气有管理约束血循行的功能,是血在脉中正常运行的保证。一旦脾气不足,功能衰退,失去了约束功能,血即可妄行。
综上所述,中医血病的病理机制的关键归纳起来,无非火(热)、气(气逆、气虚)、瘀(瘀血)三点。就临床发病情况而言,当以火(热)为多,以瘀(瘀血)次之,气(气逆、气虚)者相对较少。
三、中医血病的主要证型
1.血热动血证:是指因邪热侵袭或脏腑火热炽盛,扰动血脉,迫血妄行所表现出的一类实热证候.其临床表现以咯血、吐血、蛆血、尿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紫癜等出血症为主,并见发热、面目红赤、烦躁不安、小便短责、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数等症状和体征。热入血脉,迫血妄行,血溢脉外是本证的病机核心。出血并见实热证候是其辨证要点。
此外:因阴津亏虚,阳亢无制,相火妄动所产生之虚热,亦可扰动血脉,迫血妄行而致出血。但其常并见潮热盗汗、两颧泛红、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尿黄便秘、舌质红少苔或剥苔少津、脉细数等症状和体征。阴虚阳亢,相火妄动,扰动血脉,迫血妄行。血溢脉外是本证的病机核心,出血并见虚热证候是其辨证要点。
2.血瘀动血证:是指血行受阻,瘀积于经脉或脏腑组织之内,或溢出经脉停滞于组织之间或皮肤之下,所产生的一类证候。其临床表现以咯血、吐血、月经过多、崩漏、紫癜等出血症为主,并见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或呈紫斑狭肿、局部疼痛如针刺样,且不移动,常夜间加剧、舌质紫暗或出现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青紫曲张、脉多细涩或结代等症状和体征。瘀血阻络,血行不畅,血溢脉外是本证的病机核心,出血并见换血证候是其辨证要点。
中医认为血瘀之证属继发性的病理现象。如血热、气滞气逆、气虚、寒凝、痰湿阻滞等均可成为血瘀证形成的原发性因素。故在临床辨证时应予以重视。
3.气逆动血证:是指因情志所伤,气机逆乱,血涌于上,溢出脉外所产生的一类证候。其临床表现以咯血、吐血等出血症较为多见,并见情志不畅或烦躁易怒、胸胁胀闷疼痛、喜叹息、少寐多梦、舌质色暗红苔薄白或黄、脉弦等症状和体征。情志所伤,气逆血乱,溢出脉外是本证的病机核心。多见咯血、吐血等并见情志异常或因情志刺激而发作者是其辨证要点。
中医认为情志因素是导致血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情志异常,于肝脏,肝郁不舒,其气上逆,血随气涌则多见上部出血。
4.气不摄血证,是指因脾气亏虚,统摄不能,血行失常,溢出脉外所产生的一类证候。其临床表现以便血、月经过多、崩漏、紫癜等出血症较为多见,并见血色淡红质地清稀,血量较少(亦可见血量较多者),绵绵不止、食少便滤、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气怯,心悸自汗,动则益甚、舌质淡白苔少色白、脉细弱等症状和体征。脾虚气衰,摄血不能,血溢脉外是本证的机核心,多见便血.月经过多、崩漏、紫癜等并见脾气亏虚证候是其辨证要点。
中医认为脾主统血,其气升也,气旺则血行脉中,气衰失摄,不升反陷,血则多从下部经脉或脏腑溢出。
四、中医血病的主要治疗法则
1.凉血止血法:是指通过凉解血脉中之火热,达到制止出血的一种治疗法则。此法多针对血热动血证中的实热型。施用时以性寒凉味甘苦咸,具有清热凉血功能的药物或复方加以体现。常用的药物如生地黄、玄参、赤芍、丹皮等;常用的复方如犀角地黄汤、泻心汤、四生丸等。
2.滋阴凉血法:是指通过滋养阴津,清热凉血,达到制止出血的一种治疗法则。此法多针对血热动血证中的虚热型.施用时以性寒凉味甘咸,具有滋阴生津,或凉血止血功能,或兼而有之的药物或复方加以体现。常用的药物如生地黄、玄参、麦冬、天冬、茜草、白茅根等;常用的复方如茜根散、知柏地黄汤等。
3.化瘀止血法:是指通过化瘀活血,疏通经络,制止出血的一种治疗法则。此法多用于血瘀动血证。施用时以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血双向功能的药物或复方加以体现。常用的药物如三蒲黄、血竭、赤芍等;常用的复方如云南白药、三七片、生化汤等。
4.降气止血法:是指通过疏肝解郁,降逆顺气,达到制止出血的一种治疗法则。此法多针对气逆动血证。施用时以具有疏肝降气,和血止血功能的药物或复方加以体现。常用的药物如香附、柴胡、赤芍、五灵脂、蒲黄等;常用的复方如失笑散、四制香附丸、苏子降气汤等。
5.益气摄血法:是指通过益气健脾,统摄血脉,达到制止出血的一种治疗法则。此法多针对气不摄血证。施用时以性温味甘,具有益气健脾,收摄止血功能的药物或复方加以体现。常用的药物如人参、党参、黄、白术,甘草等:常用的复方如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
6.固脱止血法:是指通过回阳救逆,益气固脱,达到迅速制止出血的一种治疗法则。此法多针对大出血而见虚脱的患者。施用时以具有强力回阳救逆,大补元气,固脱止血功能的药物或处方加以体现。常用的药物如红参、西洋参、附子、肉桂、干姜等;常用的处方如独参汤、生脉散、参附汤等。
7.收敛止血法:是指通过收敛固涩,达到迅速制止出血的一种治疗法则。此法多针对出血现象而设。施用时以具有显著止血功能的药物或处方加以体现。常用的药物如棕榈炭、白及、仙鹤草、赤石脂、侧柏炭等;常用的复方如十灰散、独圣散等。本法在血病治法中可谓治标之法,凡出血之证皆宜选用,以奏塞流止血之功。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