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药方剂-生血系列
【功能主治】
(1)方功能清热解毒,滋阴凉血,主治邪盛阴虚型再障。
(2)方功能滋补肝肾,健脾养血;主治肝肾阴虚型再障。
(3)方功能温补脾肾,益气养血;主治脾肾阳虚型再障;
(4)方功能补益心脾而养血;主治心脾两虚型再障。
【处方组成】
(1)银花30克、连翘15克、广角(另煎)5克、生地30克、玄参30克、白芍10克、阿胶(烊化)15克、紫草15克、白茅根30克、龟版10克、甘草9克,水煎服。
(2)党参30克、白术30克、山药30克、萸肉10克、女贞子10克、鹿角胶(烊化)10克、龟版胶(烊化)10克、阿胶(烊化)15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海螵峭10克、陈皮10克、砂仁10克,水煎服。
(3)黄芪15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花苓15克、鹿角霜10克、菟丝子15克、附子6克、阳起石10克、鹿角胶(烊化)10克、阿胶(烊化)10克、归身10克、熟地10克、砂仁10克,水煎服。
(4)黄芪15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元肉15克、柏子仁10克、炒枣仁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0克、当归10克、龟版胶(烊化)10克、阿胶(烊化)10克、海螵蛸10克、木香10克、焦三仙30克,水煎服。
请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治法】补肾助脾,养血益气。
【方名】健脾益肾汤。
【组成】何首乌20克,熟地20克,山茱萸25克,枸杞子25克,黄芪25克,当归15克,阿胶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鱼鳔10克,人参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请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中药处方(三)
【辨证】脾肾亏损。
【治法】补血生血。
【方名】生血片。
【组成】胎盘粉210克,阿胶90克,海嫖蛸45克,肉桂45克,皂矾500克。
【用法】共为细面,压制成片,每次3片,日服2次。
请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中药处方(四)
【辨证】脾肾虚损,气血不足。
【治法】温补气血,健脾益肾。
【方名】益血汤。
【组成】人参6克,白术9克,龟板胶9克(烊化),鹿角胶9克(烊化),阿胶9克(烊化),肉桂3克,陈皮9克,木香9克,当归9克,白芍9克,甘草9克,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请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肝肾阴虚
症状头晕目眩,腰酸腿软,耳鸣,自汗,盗汗,遗精,心悸,颧红,常有出血,舌绛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益气养营
方药炙黄芪40克,赤参15克,何首乌25克,白术15克,龙眼肉30克,生地30克,山萸肉15克,山药25克,枸杞20克,阿胶10克,炙甘草7.5克,大枣10枚
用法加水800毫升,煎取药汁400毫升,一日分三次温服。阿胶入药汁溶解。
心脾两虚
症状头晕目眩,语声无力,心悸气短,失眠,纳呆,面色苍白,嘴唇和指甲颜色淡,出血,脉虚数或沉弱。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方药黄芪50克,党参4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当归20克,枣仁15克,远志15克,龙眼肉20克,首乌25克,菟丝子15克,熟地20克,甘草10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按语心主血,脾统血,阳气虚则血不能生,宜甘温益气以扶心脾之阳为主,辅以酸甘之品以益阴。方中在补心脾的基础上,即芪、参、术甘温补益脾气,茯苓、首乌、枣仁、远志、龙眼肉补血养心,又增加补肾之剂,菟丝子、熟地。其辨证虽无肾虚症状,但是肾主骨生髓,藏精;精血同源,故加补肾之剂,以促血液的生成。肾脾同补,相得益彰。
请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其他的六个处方
处方1 大菟丝子饮
【方药与用法】菟丝子、熟地黄务15〜20g,女贞子、墨旱莲各20g,补骨脂、枸杞子、桑椹各15g,制首乌、肉苁蓉各12g,山茱萸10;每剂水煎2次, 混合后分为2次口服,每日1剂。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阳,益精养血;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属阴虚血亏者。
【疗效评估】有人报道,经此方治疗169例阴虚证再障患者,基本治愈23 例、缓解57例、明显改善61例、无效28例,临床总有效率约为83%。
【简释】本病是一个极其复杂而难治的病证,临床中应以补肾人手,或补阴, 或补阳,辨证论治不可偏执一端。在补阴之中,亦须顾阳,须辅以少许补阳药; 在补阳之中,亦须应用少量滋阴药。方内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熟地黄可 补肾养阴益精,墨旱莲除能补肾养阴外还可清热止血,桑椹能滋阴养血,若佐 以补骨脂、肉苁蓉即可补益肾阳,并能促进气血生化等。
处方2 二仙温肾汤
【方药与用法】赤小豆30g,巴戟天15g,黄芪(炙)20g,淫羊藿12g、仙茅、 当归各10g,人参3g,陈皮、甘草各6g。每剂水煎2次,分为2次口服,每日1次。 若偏于脾阳虚证,宜同时加用理中汤;若偏于肾虚证,宜同时加用补骨脂、肉 苁蓉、锁阳、菟丝子、紫河车粉等;若为肾阳虚明显,宜可加入鹿角片15g先煎。
【功能与主治】温补脾肾,益气养血;主治脾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症见面色咣白或面白无华、气短乏力、形寒肢冷、纳少便溏、下肢水肿、齿衄 或皮肤紫斑、舌淡胖、脉芤或脉沉弱等。
【疗效评估】有人报道,以此方治疗45例患者,治愈16例、缓解26例, 其治愈率和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36%和93%。
【简释】方中仙茅、淫羊藿能补命门、温肾阳,巴戟天可补肾阳而养精血, 人参、黄芪能大补元气、补脾生血。
【注意事项】方中温补肾阳药用量较大,容易使患者发生心脾两虚,从而造成男性相火妄动或夜寐不安。
处方3 加味七宝丹
【方药与用法】黄芪、熟地黄各20g,何首乌、枸杞子、菟丝子、茯苓、当归、 牛膝各15g,人参、补骨脂各、肉桂各10g;上药加水煎汤,分为次口服,每日1剂;治疗时,须同时另服紫河车粉胶囊3g,用温开水送服。本方治疗15天为一疗程。 阴虚证患者,可加玄参、麦冬、桑椹、山茱萸、乌梅炭、梔子炭、杜仲炭、棕榈炭; 阳虚证患者,可加仙茅、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附子、鹿茸;阴阳两虚证患者,宜加用小茴香、续断、黄精、山药同煎。
【功能与主治】益气补血,温养肾气;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疗效评估】曾有报道,用此方治疗38例患者,其中15例单纯应用中药, 23例辅以西药甲睾酮或丙酸睾酮治疗。服药3个疗程之后,基本治愈17例、 缓解11例、症状明显改善7例、无效3例。另外,还观察了 13例在随访7〜18 年中骨髓象基本恢复正常患者,其结果表明基本治愈者13例、缓解者13例。
处方4 血复生汤
【方药与用法】黄芪30g,菟丝子、巴戟天、女贞子各20g,熟地黄、制首乌、 肉苁蓉、补骨脂、当归、淫羊藿、紫河车、鹿角片各l0g;上药加水煎汤,分2 次口服,每日1剂,儿童用量酌减;连用3个月为1疗程,以服药2个疗程为宜。
【功能与主治】补肾填精,益髓生血;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疗效评估】有人报道,以此方治疗118例患者,并同期与59例服用十全大补汤者进行对照。观察治疗结果提示,本方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包括基本治愈者26例、缓解者42例、明显改善者28例,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51%,且以肾阳虚证患者的疗效最好,有效率高达95%以上。
【简释】方中菟丝子、女贞子、熟地黄、何首乌能补肾养阴、填精益髓, 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淫羊藿能温肾助阳、使阳生阴长,紫河车、鹿角片可大补精血,黄芪、当归宜能补气养血。
处方5 加味保元汤
【方药与用法】党参30〜50g,黄芪30〜60g,肉桂2g,甘草10g;上药水煎2次,分早、中、晚3次口服,每日1剂。患者如出现阳虚证,宜加补骨脂、 仙茅、淫羊藿,若未生效可加用鹿角霜、附子;患者如出现阴虚证,宜加熟地黄、制首乌、女贞子、枸杞子,若未生效宜加用玄参、桑椹等;患者出现阴阳两虚时,可加入熟地黄、制首乌、菟丝子、补骨脂、鹿角霜、玄参同煎。
【功能与主治】补气温阳;主治元气不足、阳虚劳损所致的慢性再生障碍 性贫血。
【疗效评估】有人报道,用此方治疗17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基本缓 解者7例,约占41%;明显改善者4例,约占24%;轻度改善者4例,约占24%; 无效者2例,仅占12%,临床的总有效率可达88%。
【简释】治疗本病取“血脱须益气、阳生则阴长”的原理。近来,此方还 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衰竭、白细胞减少症,尤其适合于 治疗证属阳虚气弱的患者。
处方6 生脉二至汤
【方药与用法】人参(另煎冲服)、甘草各6g,黄芪30g,女贞子、墨旱 莲、菟丝子各20g,麦冬12g,五味子9g,紫河车粉(吞服)3g;上药水煎2次, 分2次口服,每日1剂。患者高热不退,宜加水牛角片、地骨皮、连翘;伴有 皮肤紫斑、齿衄鼻衄时,可加用槐花、羊蹄;出现严重咳血、便血时,须加白及、 三七粉、花蕊石、地榆炭、阿胶等。
【功能与主治】益气敛阴,补养肝肾;主治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属肝肾 阴伤、邪热内侵者,症见发热、贫血、出血倾向、面色萎黄、头昏疲乏。
【简释】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能益气敛阴,女贞子、墨旱莲可滋养肝肾之阴,菟丝子、紫河车能补益肾精,黄芪、甘草可益气和中。诸药配伍,方 能充分发挥滋阴不腻、补阳不燥、救阴清热之功效。
处方7 健脾温肾汤
【方药与用法】黄芪30g,党参、熟地黄各15g,补骨脂、鹿角胶、当归、 阿胶、巴戟天各12g,.白术10g,陈皮、甘草、肉桂各6g;上药水煎2次,分2 次口服,每日1剂;症状严重者可加红参粉3g、鹿茸粉0.3g,须另外吞服。
【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温补肾阳;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属脾肾阳虚者。
【疗效评估】有报道用此方治疗10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平均总有效率 约为88%。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对尚耒发生感染或出血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的疗效更好,此方通过健脾温肾而助患者后天生化之源。
处方8 造血验方
【方药与用法】黄芪30〜60g,菟丝子20g,肉苁蓉、桑椹、补骨脂、女 贞子各15g,仙茅、淫羊藿、胡芦巴、当归各12g;上药水煎2次,分2次口服, 每曰1剂。患者阳虚明显时,宜将本方改为十四味建中汤,组成为当归、白芍、 人参、麦冬、半夏、黄芪、白术、川芎、肉桂、附子、肉苁蓉、甘草、茯苓、熟地黄。
【功能与主治】补阳温肾,益气养血;主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属肾虚 血亏或阳虚者。
【疗效评估】有人报道,用此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55例,其中包 括12例阳虚证患者,结果基本缓解者7例、明显改善者4例、轻度改善者1例,几乎经治病例都获得满意疗效。
贫血补血方
01.益气补血汤
【组成】龟甲30g,党参20g,山萸肉20g,黄芪20g,巴戟天20g,黄精20g,鸡血藤20g,干地黄15g,女贞子15g,淫羊霍15g,丹参15g,鹿角胶(烊化)9g,大枣10枚。
【功能】培补脾肾,益气养血。
【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阴阳气血两虚者。也可用以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所出现的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另外,人参研粉每服1.5g,早、晚2次吞服。
【加减】偏于阴虚而有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的阴虚内热之候者:可减淫羊藿,干地黄易生地黄20g,加玄参20g、知母15g、地骨皮15g;再障出血,以气虚血虚,气不摄血为多见,仍应抓住病之本质,培补脾肾,益气摄血。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病情,加入相应的止血药,如阿胶、煅龙牡、侧柏炭、生地炭、地榆炭、赤石脂、白及、仙鹤草等;感染外邪引起高烧者:酌加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山豆根等清解祛邪之品,以标本兼治,补清兼施;各种严重出血,均可用大小蓟各60g、生地榆60g、藕节60g、仙鹤草60g,水煎服。
【解析】此方是第三届国医大师、著名中医学家周信有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之方。周信有认为,肾主藏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脾肾虚损,气血生化无源,因致气血虚损不足。此病以贫血为本,发热与出血为标。因此在治疗上,要抓住贫血这一疾病本质,审证用药,辨证施治。一旦出现严重的出血或感染引起高烧就会危及生命。这时在治疗上就要标本兼顾,或急则治标,同时亦要配合西医输血抢救等治疗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病死率有利。
此方把健脾益气之党参、黄芪、黄精与补肾助阳之巴戟天、山萸肉、女贞子、淫羊藿、鹿角胶等作为基本药用于疾病之全过程。据临床观察,这类药似对红细胞系统的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这与中医观点是一致的。同时,根据“血以和为补”的原理,亦加入兼补血与和血作用的丹参、鸡血藤,这类药似有改善微循环及清除病损处代谢障碍的作用;加入干地黄、龟甲,是考虑滋阴养血,阴阳两补,取得阴阳平衡;再用大枣健脾益气。其标本兼治,攻补兼施,中西结合,堪称奇方。
02.生血增白汤
【组成】赤芍30g,首乌20g,枸杞子20g,女贞子20g,淫羊藿20g,菟丝子20g,白术15g,人参10~20g,当归10g,肉桂3~6g。
【功能】补脾益肾,养血活血。
【主治】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诸病。症见面色苍白,身倦懒言,动则气短,食少便溏,腰脊酸冷,两足痿弱者。
【用法】人参另煎兑服;余药以水900ml浸泡两小时,用中小火煎40分钟倒出;二煎以水700ml煎30分钟倒出;早晚空腹温服。
【解析】此方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学家梁贻俊创立。此方根据《黄帝内经》“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肾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生骨髓”,“肾藏骨髓之气”及后世谓“骨髓之液谓之精”“肾主藏精而化血”“血为精之本”等理论而制定。肾藏精生髓,既藏生殖之精,又藏五脏六腑之精与骨髓之精。骨髓之精可以化血,有赖于骨髓之气,骨髓之气源于肾阳,故欲生血,首当补肾之阴阳。
此方淫羊藿、菟丝子、肉桂为君,温补肾阳,促其功能旺盛使精可化血;首乌、枸杞子、女贞子为臣,滋补肝肾之阴,补充化精血之物质;人参、白术为佐,补脾肺之气,以利后天营卫化生和精血之间转化;当归、赤芍为使,养血活血,将化生之血迅速运达诸脏;全方据营出中焦、卫出下焦、精血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理论而制定;三药补肾阳,另三药补肾阴,使肾中之精气充盈、髓气旺盛而化血,用人参、白术补后天之本,脾肺之气增强精血化生有源。纵观全方,理验俱丰,用药独到,奇方妙剂也。
03.理血养肝健脾汤
【组成】当归12g,白芍15g,生地20g,丹皮12g,阿胶9g,墨旱莲12g,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6g。
【功能】补血滋肾,养肝健脾,益气补中。
【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儿童稍受时邪则易内热蕴藏,迫血妄行,发生本病,治宜清热凉血养阴,可去白术、茯苓、加犀角(水牛角代)、金银花、连翘;男性中青年多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发生本病,每伴鼻衄、齿龈出血,治宜滋阴降火,导热下行,可去白术,加川牛膝、白茅根、小蓟等;中青年女性多肝郁化热,失其藏血和调节血量的能力,而易发生本病,多伴性情急躁,脉象弦数,若血上溢则鼻衄、齿龈出血,血下溢则使月经过多,治宜疏泄肝火,可加炒栀子、柴胡等;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失其主血和统血能力而发生本病,不论男女老幼,病程日久,都可出现气血两虚,心悸健忘,倦怠纳减,失眠等症,治宜重补气血,可去丹皮、墨旱莲、生地,加熟地、黄芪、党参、远志、炒枣仁、桂圆肉、龙骨、牡蛎等。
【解析】此方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邵经明所创。邵经明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虽有多种因素,但其病机不外肝肾阴虚,肝脏失其藏血功能和脾气虚弱失其统血能力,而使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络之外发为本病。其中脾气虚弱不可小视。脾统血,主肌肉、四肢,本病出血多在四肢,故本病与脾虚密切相关。鉴此,此病治疗,滋肝补肾,健脾益气,凉血止血必须同时兼顾。
此方当归、白芍补血活血,养血敛阴;生地、丹皮滋阴凉血化瘀;墨旱莲、阿胶滋阴补血;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补中。全方九味药物配伍,具有滋阴补血以养肝,使血得其藏;健脾益气而补中,使血得其统,使血液循常道运行而不致妄行;兼以活血化瘀治其标。其法理清晰,标本兼治,用药精炼,疗效甚佳。
04.补肾填精薯蓣丸
【组成】山药30g,党参30g,白术20g,大枣50g,茯苓15g,干姜10g,炙甘草10g,神曲15g,桂枝5g,柴胡10g,当归15g,川芎15g,白芍15g,地黄15g,麦冬20g,阿胶(烊化)15g,黄芪30g,制何首乌30g,鸡血藤30g,枸杞子15g,鹿角胶(烊化)15g,补骨脂15g。
【功能】补肾填精,健脾生血。
【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症见头晕、乏力、耳鸣、眼花、心悸、气短、少食、失眠、记忆减退、唇甲淡白,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或诸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日2次,每次10g。
【解析】此方是第一届国医大师、著名中医学家郭子光创立。郭子光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而血即精之属也”(《景岳全书·血证》),故“精血同源”。病久不治,穷必及肾,引起肾精亏损,使精以化血的功能低下,而形成精亏血虚证。精亏血虚证通常是血虚的深层次发展,大多表现为全血指标皆低。此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营卫生化之源。故治疗当以补肾填精,健脾生血为大法。由此,特立此方。
此方之妙,在于补肾填精药中加入薯蓣丸。薯蓣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乃张仲景设立治疗“虚劳风气百疾”的方剂。方中以薯蓣健脾,使脾胃得以健运,则气血阴阳化生有源;用四君子汤益气,补气之虚;用干姜、大枣甘温得以健运,则气血阴阳化生有源,且干姜、甘草相合又有“辛甘化阳”之意,共奏助阳以补阳虚之效;用四物汤养血和血,与大枣相合共治血虚;用阿胶、麦冬滋阴;芍药合甘草又可“酸甘化阴”,如此则可补阴之虚。全方共奏补肾填精,健脾生血之功。
请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