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慢性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B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治疗
慢性白血病首先要了解它的特点,其特点为成熟形态的淋巴细胞在体内积聚使血液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结、肝、
脾肿大,最后累及淋巴系统以外的其他组织器官。在过去的十年中,国际上在CLL新的预后标志、诊断参数及治疗选择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在我国CLL的诊治和预后指标方面,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1.什么是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于淋巴细胞肿瘤样增殖,其特点为成熟形态的淋巴细胞在体内积聚使血液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结、肝、
脾肿大,最后累及淋巴系统以外的其他组织。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什么症状
一、一般症状:起病隐袭,进展缓慢,肿瘤本身可引起的疲倦、乏力、消瘦等症状。皮肤搔痒、色素沉着、红斑、剥脱性皮炎及带状疱疹。
二、感染:由于免疫异常致免疫功能减退而发生各种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有呼吸道、皮肤、胃肠道、泌尿系、败血症等。
三、肝脾淋巴结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是慢淋最常见的体征,随着病情的进展,可由小变大,由少增多,由局部至全身。
四、皮肤损害。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血象:
白细胞总数升高。
二、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占40%以上,形态基本与外周血一致,原始淋巴细胞一般不超过1-2%。
三、免疫学检查。
4.如何治疗
一、治疗
慢性白血病要对症治疗
应避免感染,如有感染应积极治疗。大剂量丙种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能明显减少患者的细菌性感染。免疫性溶血可用皮质激素。脾功能亢进者,脾切除对改善
血小板减少有益。
二、
化疗 最常使用的药为瘤可宁,此为慢淋的标准疗法,对晚期病或上述方案无效者可采用CHOP方案。
三、放疗
可用于巨大之淋巴结、巨脾的局部照射,全身小剂量照射疗效有限。
白血病的治疗措施:
(一)化学治疗
1. 单一
化疗 ①苯丁酸氮芥为首选药物,效果最好,缓解率50~98%,成人一般剂量为0.08~0.1mg/kg?d,当血象低于正常值时应停用。须维持治疗者,剂量宜调节在0.04~0.08mg/(kg?d),直至缓解。文献也主张应用间歇大剂量苯丁酸氮芥0.4~0.8mg/(kg?d),连服4天,间歇4~6 周,作为诱导缓解,可能较小剂量为佳,但应警惕骨髓毒性反应。
②环磷酰胺与苯丁酸氮芥疗效相仿,常用于苯丙酸氮芥不敏感,病情较重,幼淋巴细胞较多或
血小板减少者。常用剂量1~3mg/(kg?d),口服或20mg/kg,静注,每2~3周一次。
③氟哒拉滨单磷酸盐(fludarabinemonophosphate),作用机制与干扰腺甙核甙酸代谢有关,对进展型慢淋半数有效,可按25~30mg/(m2?d), 5天,静滴,每间歇4周重复疗程。
④2-氯脱氧腺苷(2-chlorooxyadenosine),按0.05~0.2mg/kg?d×7,持续静滴,有效率55%。
⑤脱氧肋间型霉素(Deoxycoformycin)25%患者有效,对B-慢淋,4mg/m2每周或每2周静注;对顽固性T-慢淋可 5~19mg/(m2?d),3~5天,静注。
并发自身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或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对烷化剂有抗药性者为应用泼尼松的指征,能特异性溶解慢淋淋巴细胞,常用剂量为20~60mg/d,见效后可用间歇维持,每周服2日,40~60mg/d,一般不主张长期应用。也有主张应用短程(5天)泼尼松较多量(80mg/d)方案,作为与苯丁酸氮芥的联合治疗。
2.联合
化疗 可试采用多发性
骨髓瘤M2方案,完全缓解为15%。Liepmen(1978)等应用抗
淋巴瘤的cop治疗36例慢淋,完全缓解16例,中数生存期超过2年;CHOP方案治疗C期慢淋患者,有效率也可达50~70%,剂量方法参见有关疾病。
(二)放射治疗
有明显淋巴结肿大(包括纵隔或巨脾者)可考虑采用局部照射,以缓解压迫症状。Sparr等(1974)应用胸腺照射治疗22例,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 7例。Heilmann(1978)应用体外血细胞照射治疗12例,见B淋巴细胞数明显降低,而T淋巴细胞无改变,但需要特殊设备。放射性32P仅对化疗无效者考虑采用,剂量应小于其他类型白血病,每次1~2mci(3.7×107~7.4×107Bq),每周1~2次。
(三)其他治疗
有低γ球蛋白血症而反复感染者可定期静注丙种球蛋白。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脾区放射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脾切除术。淋巴细胞明显积聚增多者,采用淋巴细胞分离可能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