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tao 2011年03月24日
  • 新媒体

我国血液病学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血液病学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和显著的成绩。尤其是近10年来,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血液病学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水平。现就我国血液病学若干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一介绍。
基础研究
 一、白血病的研究我国血液病学的研究进展
上海血研所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t(15∶17)的结果是维甲酸受体α(RARα)基因与PML基因的融合,还发现PML-RARα融合基因转录本存在长(L)、短(S)型及变异型三种异构体。而且在一小部分APL病人中克隆出了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PLZF)与RARα的融合基因,对PML-RARα的异构体及PLZF-RARα与临床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还应用差异显示技术克隆了一组受维甲酸调控的新基因,如 RIG-E和RIG-G。新近又发现三氧化二砷(As2O3)能选择性诱导APL 细胞凋亡和部分分化,认为As2O3所诱导的凋亡可能与bcl-2表达下调及PML-RAR α蛋白降解有关。我国多个单位开展了白血病多药耐药(MDR)的研究, 医科院血研所提出mdr-1基因表达可作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之一,广州南方医院发现α-IFN可逆转白血病细胞的MDR。南开大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TCR基因及Ig基因重排方式进行分析,有助白血病基因分型。福建省血研所发现白血病存在多种正调控细胞因子自分泌及负调控因子TGFβ1质与量的异常,认为这是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被阻遏的原因之一。军事医学科学院发现胎肝中低分子天然抑瘤物对白血病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用于体外骨髓净化。医科院血研所报告了环磷酰胺(CTX)加交替半身照射清除大鼠体内残留白血病的实验结果。此外,医科院血研所继建立白血病细胞系J6-1、J6-2后,又建立了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IMeg), 为白血病基础研究提供了有用工具。
二、造血干细胞的研究
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分析细胞增殖分化性能后提出CD+34、 CD+38细胞显示造血祖细胞特性,而CD+34、CD-38细胞则接近造血干细胞,并发现不同来源的这些细胞群造血性能的不均一性。多单位对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体系进行研究,军事医学科学院提出SCF+IL-3+IL-6+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组合对脐血CD+34细胞扩增效率最高。湖北医大研究了脐血长期冻存及其冷冻损伤的可恢复性。军科院放射所从人胎肝中克隆了TPO基因,并与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基因相融合,在原核细胞中得到表达,这种融合蛋白rhTPO/GM-CSF具有刺激骨髓红系、粒系及巨核系造血活性。
三、红细胞疾病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红细胞膜自身限制因子(HRF)的研究表明HRF有限制末端补体溶血功能而纯PNH Ⅲ型细胞上缺乏HRF。 华西医大开展了缺铁病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的检测,有助于了解红细胞生成状况。
四、出血性疾病
上海血研所发现内含子22倒位引起重型血友病甲的发生率在国人中较高。江苏血研所在中国首例2N型血管性假血友病中发现一种新分子缺陷,即vWF蛋白N端因子Ⅷ结合区域的22位氨基酸Gly→Glu,该所还发现血小板无力症GP-Ⅱb基因的无义突变。此外,北医大、中科院生化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先后克隆了全长TPO基因、凝血因子Ⅷ基因、G-CSF基因等,为我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这些因子打下了基础。
红细胞疾病
 一、营养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DA) 仍是我国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在儿童、妇女及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达9.2%~48.3%,血清铁蛋白及血液锌原卟啉联合诊断铁缺乏症较灵敏。近20年来,国内对缺铁状态 (IDC)及IDA 的非血液学方面影响的研究较多,北京协和医院发现IDA 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 呼吸爆发过程中活性氧的产生减少,髓过氧化物酶(MPO)亦较常人为低,经过铁剂治疗均可恢复。上海二军大发现IDA患者淋巴细胞中铁蛋白与骨髓铁含量相关,北医一附院及湖南医大二附院发现IDA 患者,血浆维生素E水平、 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均低于正常人,这些改变可促使IDA红细胞寿命缩短。在治疗方面,口服铁剂优于肌注铁剂且以硫酸亚铁缓释片最佳;应用含铁强化食品有助于预防缺铁。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发于山西、陕西等北方地区( 占同期贫血病例的50%~60%)。北京协和医院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 法和流式细胞术以及细胞核形态检查证实叶酸缺乏条件下巨幼贫造血细胞有过度凋亡现象。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AA)
北京通县地区和宁夏自治区银川市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A年平均发病率9.20~9.69/106,标化率9.06~9.07/106,其中急性再障(AAA)年发病率为1.5/106,男∶女=1.3∶1;慢性AA(CAA)年发病率8.19/106,20~40岁发病率较高,占55%。在继发性AA中氯霉素仍占重要位置。苯中毒相关性AA有增加趋势。在我国,丙型肝炎病毒与病毒性肝炎相关性AA已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得到证实。也验证了微小病毒B19感染可致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AA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原发性或继发性造血干/ 祖细胞的量和(或)质的异常是AA尤其是重型AA(SAA)的主要发病环节。某些重型AA-Ⅰ型患者血清中存在促进CD+34细胞过度凋亡的造血抑制物IgG,甲基泼尼松龙对这类患者疗效显著。部分CAA患者因造血微环境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受损,内源性G-CSF未能代偿性增加。 AA 患者体内Ts细胞数量增多,异常激活及其自分泌某些造血抑制因子 (如TNF-α、IL-2、sIL-2R等)水平增高,使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受抑。然而,祖细胞、基质细胞、免疫三方面异常在AA发病中的作用不是平行的,因此,AA治疗的必需个体化。有研究表明AA患者有显著升高的HLA-B13、DQ2,而HLA-D3降低,提示前者可能是AA的易感等位基因,而后者为一拮抗基因。
雄激素仍然是目前治疗AA,尤其是CAA的主要药物。 长效丙酸睾丸酮疗效好、 副作用少,单用CAA有效率60%。环孢素A(CSA) 联合雄激素治疗CAA有效率83%。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已作为SAA的一线药物,有效率为30 %~70%,CSA对ALG/ATG无效患者仍可获得效果。ALG/ATG联合CSA和(或)造血生长因子(HPGF)、雄激素治疗SAA,可使SAA疗效明显提高。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HD-Mepr)、大剂量免疫球蛋白(HDIg)、大剂量环磷酰胺 (HD-CTX)等单独或联合治疗SAA,均有成功的报道。 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SAA也获成功。
三、溶血性贫血
1.PNH是我国较常见的后天获得性溶血病。研究表明PNH 血细胞是由于细胞表面缺失MIRL(CD59)等补体调节蛋白才易遭受补体损伤。PIG-A基因缺陷是导致PNH的关键。北京协和医院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HA/SSCP 技术对中国人PIG-A基因突变进行了观察,发现中国PNH患者PIG-A 基因突变均为小突变(包括单碱基突变和移码突变),与日本人发现相似。该院还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了PNH患者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膜上PIG-A相关蛋白CD59的表达情况,发现中性粒细胞比红细胞更易检出异常细胞,网织红细胞比成熟红细胞更易检出CD59细胞,是一种敏感的诊断PNH的方法。该院根据多例长期随访,提出PNH是一种慢性良性病。中国医科院血研所检测231例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补体敏感性,发现微量补体敏感试验(mCST)有助于PN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AA、巨幼贫、M6的鉴别,比较分析了AA-PNH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认为AA-PNH综合征是一组具有CAA某些特点实为PNH的疾病。
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在我国人群分布甚广,以广西、广东、云南发病最多,在我国已报道35种生化变异型,其中12种属世界首次发现,基因点突变在我国报道6种。有人认为测定红细胞G-6-PD抗原量有助于阐明变异型酶缺陷的分子机制。昆明医学院对G-6-PD缺乏红细胞的膜磷脂含量作了研究,发现磷脂酰丝氨酸含量降低,且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在细胞膜上的含量和分布不对称性有改变,这种红细胞膜磷脂的改变,可能与溶血机制有关。
3.地中海贫血(地贫):多发于华南及西南地区,β地贫(1.08 %~5.51%)较α地贫(0.05 %~0.12%)多见。中国医科院基础所分析我国70例β地贫的基因类型,共发现7种点突变,其中以CD41~42、CD17等型分布频率较高,广西已发现该病基因点突变11种,中山医科大学对62例轻型β地贫的基因进行了分析,患者分为贫血和非贫血两组,前者具有典型β地贫轻型的全部特征,基因型为β°表型的杂合子,后者基因型为β+表型的杂合子,作者认为基因表型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广东藉β地贫基因以CD41~42、CD17、TATAbox-28和 IVS-Ⅱ654为常见。基因检测已用于高危儿产前诊断。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随着单克隆抗体在Coombs 试验中的应用以及生物素亲和素系统Coombs试验(BAS-Coombs)的建立,使该病诊断分型愈来愈细。中国医科院血研所分析164例Coombs 试验阳性的AIHA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发现女性多见,原发性占51%,继发性中以结缔组织病为主,Coombs试验以IgG+C3型为主,IgM阳性者临床表现最重;IgG抗体亚型中以IgG1+IgG3+C3d为主,临床表现以IgG3阳性最重;温冷双抗体型占17.6%,输血副反应明显。控制急性溶血仍以皮质激素为首选,合用CSA的疗效较好。湖北省荆州地区医院采用国产生物素亲和素系统试剂和器材,建立了定量检测红细胞相关IgG的ABC-ELISA法。河北医大三院采用血浆置换(PE)治疗11例AIHA,认为PE对泼尼松无效的患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可用CTX 200 mg/周,预防PE后“抗体反跳”现象。国人还报道静注丙球、达那唑、CSA等均对AIHA有疗效。
白细胞系统疾病
 一、白血病
我国白血病年均发病率为2.76/10万, 先天性白血病已在我国报道10余例;乙双吗啉类药物与白血病的关系已从个案、病例对照研究及实验研究得到证实,迄今国内报道病例已经超过 200例;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再次表明放射线、氯霉素及苯类化合物为诱发白血病的高危因素。
白血病诊断分型技术取得长足进步,FAB 仍是国内最普遍应用的分类标准。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MIC) 分型更接近于对急性白血病(AL)本质的认识,已经发现具有相对独立生物学特征、临床特点和预后的AL如M0、急性杂合性(AH)和未分化型白血病(AUL)。国内有的单位已开展了MIC加分子生物学分型(MICMB)。
化疗仍是治疗白血病最主要的手段,依靠化疗 75 %以上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65%以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可获完全缓解(CR),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达50%和30 %~40%,多数儿童和约1/3成人ALL及20%ANLL可获临床治愈。传统的化、放疗主要着眼于细胞毒效应,通过抑制增殖,杀伤肿瘤细胞起作用,而近年来发现这些治疗的部分效应实际上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实现的,国内已有报道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erbimycin A,联合bcr/abl特异反义ODN和传统化疗药可增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Ph+细胞凋亡。Bcl-2特异反义ODN诱导细胞凋亡实验也已证实。诱导细胞凋亡目前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新策略。传统的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机制研究也有较大进展,P170(mdr1编码)、P26膜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拓扑酶都与临床多药耐药相关。实验证明CSA 、钙通道阻滞剂,钙调蛋白拮抗剂,蛋白激酶C抑制剂,拓扑酶抑制剂,mdr-1基因反义ODN,IFN-α等皆有不同程度逆转细胞耐药的功能,目前,已有用CSA对难治和复发白血病中mdr1 阳性者逆转效果较好的临床报道。
诱导分化和凋亡是治疗白血病的新途径,我国学者于80年代首创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缓解率可达70%~90%,且不引起骨髓抑制,不诱发DIC。90年代又开创了As2O3治疗APL和复发APL,有效率达76.9%~93.8%,对维甲酸治疗效果差者也可有效,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诱发白血病细胞凋亡。
二、恶性淋巴瘤(ML)
我国报告的恶性淋巴瘤,发病率约3~5/105,且绝大多数ML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HL不足10%。在NHL中,中高度恶性ML又高达80%以上,特别是弥漫型者在20%以上。从免疫学上看20%以上为B细胞和组织细胞型,由于淋巴瘤中TCR阳性率高达90%,IgH 75%,PCR可以区别反应性增生淋巴病,还是恶性淋巴瘤。PCR 假阴性者,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型(IP)有帮助,因此,PCR、IP、HE 染色对NHL细胞分型诊断均有价值,淋巴瘤分型也因此由病理、免疫发展到核型和分子病理学分型的阶段。 治疗上除传统的化、 放疗外, 自体骨髓移植(ABMT)、ABSCT已在许多省市开展, 对晚期难治性病例超强化疗加周身放疗预处理后进行自体或异体骨髓或周围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已经取得成功,不仅使许多病例延长了生存期,而且使其中部分病例获得治愈,这是当今恶性淋巴瘤治疗学的重大进展。
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我国大系列的临床研究证实了MDS是一类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密切相关, 伴有形态学异常的难治性、进行性血细胞减少症,体外研究支持MDS 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中国医科院血研所设计合成反义erb寡核苷酸, 对大鼠MDS模型进行治疗,给药3个月骨髓和血象恢复正常。已研究发现造血功能的异常表现为:造血干细胞培养集落减少或无生长,集簇升高,淋巴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L)集落增多。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多见5-q、7-q、-7、+8等,异常核型可同时出现在粒-巨噬集落生成单位(CFU-GM)、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E)集落细胞内;部分MDS患者的染色体出现均染区,N-ras基因出现点突变,外周淋巴细胞及骨髓单个核细胞的DNA修复功能缺陷,骨髓造血细胞分裂周期延长且定位紊乱。国内研究报告MDS的无效造血现象与干/祖细胞过度凋亡有关,且随着疾病的演变凋亡率越来越高,MDS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凋亡细胞阳性指数(PI)为(20.19±11.07)%,显著高于正常人。实验证实其凋亡增加与bcl-2基因表达减低,c-myc:bcl-2的比值增高有关。降钙素基因甲基化率(GMR)、p53基因突变对早期预测MDS 向白血病转化是有用的指标。MDS中CD+34比例(34.6%)明显高于正常,随着 MDS病情进展会逐渐升高,外源性造血生长因子对MDS患者CD+34细胞的分化作用远低于其增殖作用。
出凝血疾病
 一、血小板疾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技术的普及提高了ITP的诊断水平, 并对疗效判断有帮助。对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Ib的研究逐步揭示了血小板无力症(GT)和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SS)的分子机制,随着单克隆技术的发展,国内已采用流式细胞术(FCM)诊断GT、BSS,提高对血小板膜蛋白缺陷疾病的诊断水平。用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快速检测血小板膜Ⅱb/Ⅲa基因突变, 已证实中国人血小板无力症基因缺陷包括错义突变、点突变、无义突变、氨基酸丢失多种形式。用FCM 测定血小板膜α颗粒糖蛋白(GMP-140、GMP-33)溶酶体膜蛋白(LIMP) 对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检测提供了可靠手段。
二、凝血障碍
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凝血因子检测技术。近年国内采用PCR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对部分2型和3型血管性假血友病(vWD)进行了基因突变研究,大大提高了vWD的分型诊断。用Southern DNA印迹技术分析中国人vWF基因多态性位点Xbal和BamH1的RFLPs 多态性位点以及多重PCR检测微卫星DNA方法对vWD 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很有价值。血友病A基因诊断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已开展间接基因诊断: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s),可变数目串联重复顺序(VNTR)、短重复顺序(STR)分析,还进行直接基因诊断采用 PCR-SSCP分析以及DGGE和SSCP方法检测血友病A。用DNA印迹杂交技术分析证实F Ⅷ基因倒置是国人重型血友病A最重要的缺陷。 国内建立的循环脱氧指纹图法作为筛选检查基因突变的新技术,结合DNA 测序技术从而完善了一套血友病B的基因诊断新方案。
我国首先将基因治疗用于血友病B患者。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因子IX cDNA转入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与胶原混合给患者皮下注射,治疗后患者F Ⅸ表达增高,持续表达>500天, 出血症状减轻,引起国际上关注。我国还克隆了完整F Ⅷ cDNA及缺失编码大部分B结构域的缺失型F Ⅷ cDNA,为我国人重组因子Ⅷ的研制及血友病A基因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三、血栓栓塞性疾病
国内已建立了完整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功能、凝血系统、纤溶系统的检测方法,特别是近年来采用血栓形成标志物或一些新指标如:内皮素(ET)-1、凝血酶调节蛋白? 、GMP-140、血小板凝血酶致敏蛋白(TSP)、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活化蛋白C抵抗(APC-R)、D-二聚体、抗心磷酯抗体测定,其中大部分已制备成较稳定的药盒。近年来,对高凝状态易栓症的发生和机制也进行了不少深入的研究。抗栓药物研究,国内已成功研制成SZ-51、SZ-58、SZ-63单克隆抗体和UK嵌合进行导向溶栓治疗;还合成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态片段与纤维蛋白原竞争和GPⅡb/Ⅲa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合成基因工程产物重组水蛭素抑制凝血酶活性。这些均推动了血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的开发。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