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
肺炎是一种急性严重的肺部感染。常有寒战、发热、胸痛、 咳嗽、咯铁锈色痰、体温可达40℃左右,夜间咳嗽加剧,伴有 胸痛、头身痛、乏力、食欲不佳等症状。该病应及时使用有效的 抗菌药物,必要时住院治疗,有时可选用以下方剂配合治疗。
1.白芥子30克,捣烂如泥,摊在纱布上,稍加湿,先在患 者背部抹上一层凡士林后再敷于背上。每日一次,每次5-15 分钟,以背部稍红为度,避免引起泡疹。上法治疗支气管肺炎 效果较佳。
2.选活大鳗鱼数尾,清水洗净,先于锅内清水煮沸,将活 鳗鱼投入煮2-3小时,待鳗鱼浮于水面,取油加食盐少许,每 次半匙,每日2次,饭后服用。此方适于慢性肺炎。
3.活癞蛤蟆1个、鸡蛋1个。将蛤蟆除去内脏,放入鸡蛋, 外用黄泥包上,在火上烧熟,单吃鸡蛋,隔日一次,共7个,用 于肺炎恢复期。
4.香油、西瓜皮、蜂蜜各250克,冰糖100克,沙参200 克,豆油、大米少许,去内脏老鸡1只。将以上东西缝入空鸡腹 内,炖熟吃鸡、喝汤,适用于肺炎恢复期。
5. 豆腐皮250克、川贝25克、白果10个(去心)。共研细 末,用蜜500克调匀,每次5毫升,白开水送下,早晚各一次。 功用同上。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多见于小儿,表现 为低烧,乏力,重者咳嗽、咯血。中医称“肺痨”。近年来该病不 多,症状一般较轻,可用以下偏验方。
1.壁虎焙干研细,装入胶囊,每日3次,每次3-4粒,小 儿1-2粒。连服3个月为1疗程,治疗期间不加任何抗结核 药物 。
2.雪梨1只(去皮核)、川贝粉5克,炖服,每日一次,主治 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之肺结核。
3.米仁30克、红枣15克、糯米60克,煮粥常食。主治肺 结核引起的消瘦、乏力。
4.黄精50克、冰糖40克,加清水一碗,炖2小时,每日饮 汤2次。此方适于结核咳血者。
5.白芨粉15克、糯米100克、大枣5个、蜂蜜25克。先将 糯米、大枣、蜂蜜放入锅内,加水800毫升,煮至粥将成时,取 白芨粉调入粥中,用文火稍煮片刻,温热服食。此方用于肺结 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者。
6.大米100克、白芨20克,共煮食。连服30天。此方适 于肺结核恢复期。
高血压
高血压指血压高于正常值。青中年收缩压超过18.6千 帕,中老年人经常超过21.3千帕,或者舒张压超过12千帕为
高血压。对不同年龄人应注意观察其平时没有症状时的数值。 长时间血压高于正常,并有头晕、脑胀、眼花、耳鸣、乏力、失眠 等,则为高血压病。重者可影响到心、脑、肾等脏器。精神紧张, 疲劳,遗传因素常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关。以下偏验方可使高 血压病人处于平稳状态。
1.莲心2克,泡茶饮用。此方适于有头胀、失眠症状之高 血压病。
2.鲜茄子、鲜芹菜各适量,水煎,当茶饮。此方适于头痛较 甚之高血压患者。
3.西红柿适量,每晨空腹生食1-2个,坚持一个月。此方 可防止毛细血管出血。
4.山楂适量,泡茶饮之,持久服用可降低血脂,防止血管 硬化。
5.食醋500克、蜂蜜500克。先将醋放入锅内烧开,加入 蜂蜜,熬为糊状。每日3次,每次10克,开水冲服。此方适于 各种类型高血压。
6.车前子10克,水煎服,每日一次(经治一月无效,则加 至30克,3个月为一疗程。)宜治高血压伴头痛、眩晕、失眠等 症者。
7.小蓟50克煎服,每日一次。对早期高血压有效。
8.生吴茱萸适量,研成细末,用醋调分贴两侧足底心。此 方适于各期高血压。
、9. 将花生浸于醋中, 一星期后,每日嚼服2-5粒。有降压 作用。
10. 每日吃3个以上苹果,能维持较低血压。
11. 鲜菠菜置沸水中烫约3分钟,以麻酱拌食,常食可治高血压伴便秘、头痛。
12.菊花、冰糖适量,泡茶常饮,能防治高血压。
心悸
心悸义称“心跳”,“心慌”,指心中慌乱不安的一种表现。 常因一时惊吓或过度劳累而发病。病情可轻可重。使用以下 偏验方可缓解症状。
1. 乌梅肉1个、枣肉2个、杏肉7个,嚼服,男用酒、女用 醋送下。治心悸和心绞痛。
2.猪心1个、朱砂5克,将朱砂装入剖开的猪心内隔水炖 熟,吃猪心,两日一次,吃3-5个。治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悸。
3.瓜蒌50克、薤白15克、半夏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连 服 3 - 5 日 。
4.川栋子、元胡、三七各50克,研末,每次10克,每日3 次,开水送服。
5.入参5克,压成面或嚼服,每日1-2次,连服半月。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因心脏的冠状 动脉管腔变窄,可导致心肌缺氧,进而引起发作性心绞痛,舌 下含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心肌梗塞是一种因血液供应障碍, 甚至中断而导致心肌梗死的严重冠心病。硝酸甘油常不能奏 效。有时伴有出汗、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休克等。对于轻型 冠心病可用以下偏验方。
1.琥珀粉、三七粉、沉香粉各等量,共研细末 ·每次1-2 克,开水冲服。
2.鲜蘑菇或香菇50克(干品减半),大枣7枚,共煮,连汤 服食。每日1次,连服5-10天。此方可预防心绞痛。
3.黑木耳适量浸泡洗净后,煮1小时加冰糖,睡前服用。
4.桂枝、甘草各15克,龙骨、牡蛎各30克。水煎服,每日
1 剂,服半月,治有心动过缓倾向的冠心病。
5.蒲黄、灵脂各15克,瓜蒌、郁金、生槐花各25克,煎服, 每日一剂,服一周。治有心绞痛史的冠心病。
呃逆
呃逆即“打呃”,也叫隔肌痉挛。多因进食急促,饭后感受 风寒引起,也有因隔肌、胃部痉挛和神经官能症引起的。表现 为连续不断地打呃,短者数分钟,长者可达数小时甚至数日、 数月之久。治疗方法很多,以下偏验方行之有效。
1.荔枝核7个,连皮核烧存性,开水调服。适用于虚寒性 呃 逆 。
2.老刀豆30克、生姜3片,水煎去渣,加红糖适量,每天 服2—3次,适用于风寒呃逆。
3.米醋100克、红糖10克,搅匀徐徐服下。此方适于风寒 呃 逆 。
4.取生姜一块,洗净切片,用时将姜片放入口中咀嚼,多 咽姜汁, 一般1-3片后可止呃逆。
5.芦根煮浓汁饮,每日一次,数日显效。
6.狗肉120克、生姜30克,放锅内加水炖至烂熟,调味服
食。此方适于脾肾阳虚之呃逆。
7.乌梅20克,煎服,加糖适量频服。治呃逆、恶呕。
8. 白萝卜叶,捣汁开水冲服。可治呃逆、恶呕。
9.南瓜蒂4个,水煎, 一日分四次服。治呃逆。
10.指甲花(凤仙花)25克,捣烂取汁饮。治呃逆。
呕 吐
饮食不洁、七情所伤、疲劳过度、胃气上逆,均可导致胃内 容物经食道逆流至口腔,常有恶心不适为先兆。除颅内压增高 引起的神经性呕吐外,可用以下方子。
1.生姜汁20克、蜂蜜40克,共煎至沸,温服,适于呕吐不 止。
2.豆腐适量,水开后煮20分钟,加盐、味精少许。此方适 用于腹胀不适及水土不服引起的呕吐。
3.频嚼生姜可止干呕。
4.生姜汁加甘蔗汁和匀,温热服,治干呕。
5.生姜10克、桂皮10克,水煎服, 一日一剂,连服三日。 治各种呕吐。
6.柿蒂3个加冰糖适量,水煎服。治怀孕呕吐。
7.绿豆、冰糖各适量,水煎服,每日数次。治夏天中暑呕 吐。
8.生姜汁加少量开水饮服或加红糖,可治胃寒呕吐。
9.葡萄和白醋适量煮熟,加少许作料服用。可治呕吐。
10.生姜3—5克切末煎煮,加醋少许,趁热服用。有散寒止呕作用。
胃 炎
胃炎是由于饮食不洁、病菌感染引起的胃粘膜炎症,中医 叫“胃痛”、“胃脱痛”,常认证脾胃虚寒。除调整饮食、起居,用 以下偏验方可使你收到满意疗效。
1. 猪肚1个,用砂锅炖烂切丝,加入大枣500克及适量食 盐,放入锅中蒸半小时。常食可治胃痛日久不愈。
2.柚皮30克,加水煎煮,每日二服。此方适用于消化不良 引起的胃痛。
3.花生米、核桃仁各适量,胃痛时嚼服,此方适于胃溃疡 饥饿时疼痛者。
4.连须葱头30克,生姜15克,共捣烂炒,热布包,趁热敷 于胃部,适用于胃寒痛。
5.干姜10克,胡椒10粒,共研成末,用开水冲服,用于虚 寒胃痛。
6.白芍15—45克、甘草5—10克,水煎服。适用各种胃 痛。
7.按摩“劳宫穴”(“劳宫穴”在两手掌心),按摩时,把右手 大拇指按在左手掌中间,旋转100次,再把左手大拇指放在右 手掌中间,旋转按摩100次,饭后或腹胀时进行, 一日三次,治 胃痛、腹胀。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消化性溃疡,因为该病形成与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有关。饮食不节,脾 胃受伤,肝郁气滞是促进该病形成的原因。常表现为周期性上 腹痛、空腹痛、夜间加重。病情严重时可伴有出血、黑便、穿孔、 幽门梗阻等。偏验方治疗溃疡病有较好疗效。
1.土豆去皮捣碎挤汁,煮沸后加适量蜂蜜,每晨空腹喝1 —2匙。主治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2.桔皮20克,先煎去渣取汁,加适量大米煮成糜粥服食, 每日一次。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3.鲜鸡蛋壳3-4克、五倍子4-5克,焙焦,研末,每次服 10克。此方用于溃疡病反酸,胃脘疼痛者。
4.洋白菜(元白菜、包心菜)洗净,捣烂取汁,每次饮半茶 怀。此方清热散结,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疼痛。
5.牛奶250克、蜂蜜50克、白芨粉10克。将牛奶煮沸,调 入蜂蜜及白皮粉服用,每日一次。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6.蜂蛮适量,每次饭前一个半小时或饭后三小时服用,坚 持两月,治愈率可达80%左右。
7.糯米100克、红枣10克。煮粥,极烂,日常食用。此方 用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腹部胀满
腹部胀满多见于饮食无度,吃得过饱和胃肠道存有过多 的气体。它可在多种情况下发生。通常用以下偏验方可奏效。
1.猪肚1个、荸荠适量。荸荠洗净去皮,填满猪肚内,用线 缝口,以砂锅煮烂吃,不加盐。此方破积攻坚,治腹满胀大症。
2.鸡内金30克、生酒曲15克。煎饮,每日早晚各一次。治
胃有积聚痞胀症,连服数剂可愈。
3.橘皮50克、白糖适量。用沸水冲彻,当茶饮。此方理气 消胀,生津润喉,适用于腹胀,喉干,口渴症。
4.高粱根(即茎下靠地面处生出的根),加水煎汤,服用时 加红糖适量,每日早晚各一次。
5.生姜20克、大枣6个、白萝卜250克,炖服,每日1-2 次。治腹胀。
6.冷开水1杯,加食盐少许,每晨空腹时饮下,连服两周。 治腹胀。
7.盐附片或松香末适量,研末布包敷脐上。治腹胀。
8.将荷叶酒蒸取药液,擦洗脐腹部,每日2—4次。治腹水 胀满。
9.杜蒺藜200克,煎汤洗肚脐部,每次20分钟,每日4 次。治腹水胀满。
消化不良
多发生于小儿和老年人,对于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完全消 化,又从大便排出,故有轻度腹痛,中医称为溏泻或便溏,便中 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如韭菜叶),小儿可出现蛋花样或水样 便。用下列方法效果较佳。
1.鸡内金适量,晒干捣碎,研末过筛,早晚饭前1小时服, 每次2- 5克。此方有消积化滞之功效。
2.大麦芽15克、六神曲15克。水煎服。此方适于饱闷腹 胀,食欲不振者。
3.粟米100克、小枣50克、红糖50克。用粟米,小枣煮粥,食时加红糖。此方对产妇养胃,开胃有较好的作用。
4.荸荠粉冲服。用于消化不良.腹胀不适。
5.杨梅、白酒各适量。杨梅洗净后,晾干,装入酒缸内浸泡 1个月,封闭。根据酒量喝10—50毫升杨梅酒。此方助消化, 增进食欲。
6.山楂,炒麦芽各10克,水煎饮汤,每日早晚各一次。此 方消滞开胃,主治食积腹胀,消化不良等症。
7.胡萝卜6个、羊肉250克,炖熟后,加盐,食用。此方对 于畏寒喜暖,消化不良,腹部隐痛,小便频数之脾胃虚寒,脾肾 阳虚有较好的疗效。
8.小麦100克、淮山药50克,共捣烂,加水煮糊,用白糖 调味食用。此方适于脾胃虚弱者。
9.橘皮10克、大枣10枚。先将大枣用锅炒焦,然后同橘 皮放于杯中,以沸水冲沏约10分钟饮用。此方调中、醒胃。饭 前饮可治食欲不振;饭后饮可治消化不良。
10.吴茱萸15克、炒苍术15克、了香2克、白胡椒1克, 共研为末,取1-2克,直接置于脐窝,或用生油(开水亦可)调 成糊状敷于脐窝上,用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未愈者再 敷。此方治疗单纯性消化不良效果较佳。
胃肠炎
多因饮食不洁,致病菌在胃肠道中繁殖而引起的胃肠道 急性炎症。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伴有食欲不振,全身 乏力等。以下偏验方可供选用。
1.将龙眼核(即桂圆核)焙干研成细粉,每次25克,每日2次,白开水送服。此方补脾和胃、治急性胃肠炎。
2.白头翁30克、石榴皮20克、大蒜1头。水煎服,每日1 剂。此方适于急性肠炎。
3.西红柿茎、枝、叶500克,煎服。治胃肠炎。
4.姜适量切碎,加红糖适量,开水冲服。治脾胃虚寒腹泻。
5.吴茱萸、荜芨各10克,研末,每日一剂,分2-3次开水 冲服。
6.食盐500克、葱白100克,切碎,合炒,分两份,布包轮 熨脐部。
7.胡椒10克、艾叶15克、透骨草10克,煮水泡双足30 分钟以上。 一日三次,可治胃肠炎。
8.无花果叶60克,洗净煎汤泡脚30分钟,早晚各一次。 可治胃肠炎。
9.鸭蛋1-2个,醋250克,煮熟后吃蛋喝醋。治疗慢性胃 肠炎。
痢疾
痢疾中以致病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它可以引 起结肠的化脓性炎症,甚至出现弥漫性溃疡。表现为发冷、发 烧、腹痛腹泻、粘液便、脓血便,有里急后重感。中医称为湿热 引起的红、白痢疾。以下偏验方行之有效。
1.木耳15克、红糖60克,蒸煮食用。此方适于急性细菌 性痢疾。
2.黄连3克,地榆30克,水煎服。此方适于传染性菌痢。
3.川厚朴3克,槟榔末2克。用川厚朴煎水,调槟榔末服下、此方适于里急后重者。
4.将豆腐用醋煎后服食。每日2次。此方适于慢性痢疾。
5. 柿子下2个,蒸熟食用。此方适于痢下如水者。
6. 金针菜(黄花菜)1把,冰糖10克,加水煎服。治急性痢 疾 、
7.鲜姜10克、红糖30克、细茶15克,以沸水冲约半碗, 待泡浓时饮用,连饮2次,病重者可加量。此方有杀菌、收敛作 用。可治赤白痢疾,急性肠炎及其它痢疾。
8.大蒜适量捣烂如泥,贴于两足心及脐部,即刻止痢。此 方适于痢疾初起,突然腹痛,便急迫,下痢赤白者。
9.黄连、黄芩各50克,煎煮后分三次热服。此方适于赤白 痢。
便秘
便秘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粪便在肠内留滞过久,两天内 未排出大便,并有大便干结的病症。该症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 人。使用以下偏验方可解除之。
1.香蕉500克,饭前一次服完治便秘。
2.香蕉、冰糖适量,用汤煮食,连服数天,用于热性便秘。
3.食麻油拌鲜菠菜可使大便通畅。
4.核桃仁、芝麻各30克,捣烂如泥,开水冲服,每日一次。 用于疾病后虚性便秘。
5.鲜桑椹50克,绞汁,温开水冲服,连服数日见效。
6. 白萝卜500克,捣烂取汁,加蜂蜜适量,每次4-5匙, 每 日 2 次 。
7.取蜂蜜1小勺,加香油几滴搅匀,每晚睡前或清晨服 用,连服数天。
8.芝麻30克、小米100克,煮粥吃,每日1-2次。治产后 便秘。
9.红枣10克,花生米、小米各50克,煮粥吃,每日一次。 用于产后便秘。
10.菠菜200克和猪血100克,同煮后加少许盐,连吃带 喝。此方适于老年便秘,解胃肠积热。
11.牛奶250克加蜂蜜100克,共煮,沸时加葱白50克。 清晨空腹服用。此方适于老年习惯性便秘。
J2. 葱白(小指粗)去根蘸蜂蜜或油徐徐插入水洗后的肛 门内约4—8厘米,来回抽拔10-20分钟,即可排便。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病。以高 血糖为主要标志。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体内代谢紊乱。表现 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三多一少”症候群,中医称 “消渴”。肺热伤津、胃热炽盛,肾阴亏虚。以下偏验方能使该 病趋于稳定。
1.淮山药、粳米各60克。将山药切片同粳米煮粥,供早餐 食用,连服1-2月。
2.玉米须50克、猪胰子200克。炖服,每周2次。
3.天花粉10克,吞服,每日1---2次。
4.山药25克、黄连10克。水煎服。清热祛湿,补益脾肾。 用治糖尿病之口渴、尿多、易饥饿等。
5.用玻璃轻刮冬瓜皮上的白霜,每次如弹丸大即可,用开 水冲服。症状重久者,每日2次,连服2-3天,症状轻者1-2 次可愈。此方清热润燥,补肾收敛。治口干、口渴、多饮。
6.猪(牛、羊)胰数具,洗净焙干研细,装瓶备用。每饭前3 一5克,日服3次,连续用。
7.鲜苦瓜50-100克,作菜吃,每天2-3次,连服10一 15天。
8.芹菜500克,捣绞汁煮沸饮用或煎水适量服。每日2 次。
9.常食蘑菇,有益改善糖尿病症状。
10.玉米粒500克,加水煎煮至开花。分四次服用。常食 有降低血糖及利尿作用,适于小便带甜味,身有浮肿,尿量增 多的患者服用。
11.鲜姜2片、食盐4.5克、绿茶6克。煎汤分3-4次服 用。用治口渴多饮,烦躁多尿。
12.菠菜根250克、鸡内金10克,共煎煮30—40分钟,与 大米煮粥至烂。每日2次服食。此方止渴润燥养胃,治糖尿病。
13.菠菜根100克、银耳10克,用水煎服,日用2次。此方 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用治糖尿病患者口渴或大便干燥。
14.西瓜子50克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 常食。用治烦渴喜饮症。
贫 血
贫血是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的一种病症。 常见原因有营养不足、失血过多和造血功能降低等。可出现面
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中医称之为血虚。常用以下偏验方。
1. 将冻豆腐解冻后挤出水分,放入盛蛋清之碗中,使其 吸入蛋清,于锅中蒸熟服用。此方生津、补中、养血。
2. 鸡炖至半熟,下桂圆肉15克、当归10克,共炖至熟, 吃肉喝汤。此方适于气血虚弱。
3. 猪皮用清水与等量黄酒煮至烂熟,调入红糖服用。此 方适用于失血性贫血。
4. 猪蹄1只、花生仁50克、大枣10枚,共煮食用。此方 适于贫血、血细胞减少等病。
5. 胎盘1个,洗净炖服,或焙干研末,每次5克,每日2 次,白开水送下。
6. 黄花50克、当归15克,水煎服,每日1次,10天见效。
7. 首乌(米汤浸泡后蒸透晒于)300克,党参200克,共研 末炼蜜丸15克重。每服1丸,每日2—3次。治贫血。
8. 黑木耳50克、红枣30个,煎服,每日1剂,数日见效。
9. 羊肉200克、当归50克、生姜5克,加水煮熟,喝汤吃 肉。每日1剂,服1周见效。
出血性紫癜
出血性紫癫是由于血小板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 及过敏性因素引起的以皮肤出血性紫瘫为主症的疾病。除皮 肤上会有大小不一的紫癡出血外,此现象可以表现在鼻、口 腔、子宫内,还可出现在消化道,泌尿道和颅内。故发现皮肤紫 瘫应及时服用以下有效偏验方。
1.每日生食大枣15—30个,连吃一周。养阴生津。治过敏性紫斑。
2.花生米衣25克、大枣15枚,共煎,每日早晚分二次服, 7天为一疗程。用治紫 、鼻出血、牙出血、血友病等各种出血 性疾病。
3.红枣20个,猪蹄1只,加水,调味品煮至极烂,吃肉喝 汤,每口一次。治血小板减少性紫 。
4.将新剥下的鲤鱼或鲫鱼之鳞洗净,入开水锅中煮3-4 小时,去渣后加黄酒及盐调味,置阴凉处一昼夜即为胶状,切 块食用。每日150克。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癡。
5.大枣150克、紫草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用,吃枣喝汤,连服数天。治过敏性紫斑,
6.鲜荞麦100克、藕节4个,水煎服,每日一次,连服一 周。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疵。
7.生羊胫骨(羊的前腿骨)1-2根,敲碎加红枣10-20 枚,糯米适量,煮粥服,连服15天,每天2-3次。治血小板减 少性紫斑。
8.将黄鱼腹中白鳔150克,洗净,用文火炖煨一日,要经 常搅动使其溶化。分作四日量,每日2次分服,服时需加热。治 出血性紫、鼻出血、牙出血等症、
中 风
中风又叫半身不遂、偏瘫和脑血管意外等,包括脑血管痉 挛、脑血栓和脑出血等。中老年发病率高。表现昏迷、醒后语 言不清或失语、偏瘫。中医把中风分为瘟湿内阻、肝阳上亢等 型。重病需在医院抢救。预防和恢复期可用下列偏验方。
1.桑叶5-10克水煎服。每日2次。有祛风、安神功效. 治摇头不止、言语不清、口流涎水之摇头风。
2.乌龟3只、冰糖5克。将龟头切下取血,碗中放入冰糖 炖熟。服食。此方养血通脉。治腰脊劳损,半身不遂、四肢麻 木。
3.大蒜去皮,捣烂如泥。涂于牙龈上。有宣窍通闭之功效, 治中风不语。
4.将鸡蛋皮120克炒黄,捣碎研为细末。每服5—10克黄 酒冲服。治四肢麻木、手足抽搐。
5.鲜姜汁1杯、白矾6克,先用开水溶解白矾后兑姜汁, 灌服。此方散风、温中、兴奋。治中风休克,不省入事。
6.蜈蚣2条(碎粉)、防风15克,水煎服,每日一次。治口 眼歪斜,语言不清。
7.入参10克、附子10克。水煎灌服,每日2次。此方适 于突然昏厥、张口伸手、大小便失禁、身体瘫软者。
8.豨签草20克、鸡血藤20克,水煎,每日2次。此方适于 突发口眼歪斜、手足麻木、语言不利者。
9.牙皂角30克,研细过筛,用醋调成糊状,涂于患侧皮 肤,日用2次。治口眼歪斜。
肝炎
肝炎又叫病毒性肝炎,急性期应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 人,诊治不当可转为慢性肝炎。肝炎的症状为乏力、食欲不振。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异常。中医属“胁痛”。可用以下偏验方。
1.栀子10克、神曲15克、麦芽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此方适于急性黄疸型肝炎。
2.茵陈500克,加水煎熬成去渣浓液,再加蜂蜜250克, 熬成膏状。每大早晚各一小勺,开水冲服,坚持服用1个月可 望治愈。此方适于慢性肝炎。
3.活泥鳅数条,放清水中,滴几滴食油,让泥鳅吃油排出 肠内粪物后,焙干,研为细粉。每服15克,每日3次,饭后服。 此方适于急性、迁延性肝炎。
4.红枣、花生仁、冰糖各50克,加水先煮花生,后下红枣、 冰糖。每日睡前一剂,连续食用一个月。此方用于急、慢性肝 炎、肝硬化和谷丙转氨酶较高者。
5.鲜猪骨500克、米醋1千克、红糖120克、白糖120克, 共煮,不加水,沸后30分钟取出过滤。每次服30克,饭后服 用,连服一月为一疗程。此方适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
6.大麦芽30克、茵陈30克、橘皮15克,水煎服。此方适 于急、慢性肝炎后遗症,如胸闷,痞胀、食欲不振等。
7.将梨削去皮,浸于陈醋中,2—3天后可食,常食对慢性 肝炎有较好治愈效果。
8.茵陈30克、赤小豆15克、郁金6克,水煎服,每天 … 剂,连服5—7天。适于急性黄疸型肝炎。
9.山楂适量,研粉,每次口服3克,每天3次。本方有较好 的降谷丙转氨酶作用,并能改善临床症状,无任何毒副作用。
胆石症
胆石症包括胆囊、胆管以及肝内胆管结石。可单发也可多 发,有尸检资料证实,中年以上的人群中胆石症的发病率超过
60%,但有症状者不多。主要症状是上腹痛,可表现为隐痛、胀 痛和绞痛。有胆囊炎症时可发烧,结石阻塞胆管可见黄疸。常 伴纳差、嗳气和饱胀等。临床有时被误诊为胃痛。中医属“腹 痛”、“胁痛”范围,肝郁气滞,肝胆湿热。用以下偏验方可治。
1.金钱草100克,煎水代茶饮,每日1剂,连用1周。此方 利胆排石。
2.茵陈200克、胆草、郁金、麦冬、枳壳各150克。研末加 猪胆汁或牛胆汁或羊胆汁500克(先将胆汁加热浓缩至250 克),加适量蜂蜜,做成15克大小的药丸,早晚各服1丸。
3.瓜蒌汁20克,陈醋5克,加水冲服,日服3次,预防和 治疗胆结石。
4.大黄,芒硝、皂角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汤,用纱布 蘸汤热洗脐部,每日1-2次。通便利胆。
5.生姜50克、艾叶50克、食盐30克,煎汤,热洗小腹部, 每次20分钟,将皮肤擦红为佳。
6.金钱草30克、海浮石15克、瓦楞子15克,水煎服,每 日1剂。治胆结石。
黄疸
黄疸是指血中胆红素增多,表皮、巩膜和粘膜可见发黄的 病症。中医认为以湿热为主,肝胃不和胆汁外溢所致。以下方 子有效。
1.秦艽15克,水煎服,每日一次。治阳黄。
2.鲜马齿苋50-100克,煮汤服食。治阳黄。
3.柳树叶6克,荸荠500克,共煮汤代茶饮,并食荸荠。每天1剂,连服5—10天。治阳黄。
4.茵陈15 — 30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后下),水煎 服。治黄疸伴便秘者。
5.大青叶15克,水煎服,连服15天。治阳黄。
6.玉米须30克、茵陈25克、蒲公英25克,水煎服,每日 1剂。治黄疸性肝炎。
7.黄芪粉10克,吞服,每日1次。治阳黄伴肢软乏力,食 欲不振。
8.茵陈15克、制附子10克、白术10克,水煎服,每日1 次。治阴黄伴怕冷、纳差者。
9.以炒白术煎汤代茶饮,连服一月,黄色减愈。
10.绿茶2.5克,醋20克,加开水300克,浸泡10分钟后 饮,每日1剂,分3次服完。连服数剂至痊愈。可消黄、清热解 毒 。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其病理基础是肝细胞变 性、纤维化。早期无症状,晚期肝功能减退。中医称“癫瘕积 聚”,后期为“臌胀”,应忌酒注意调养。下方可用。
1.猪肾1个、甘遂10克,将甘遂填入猪肾中,焙干,研为 细末。每次4克,每日1-2次,黄酒送下。此方适用于有腹水 之肝硬化患者。
2.炒麦芽15克、槟榔10克、甘遂6克,上药共研为末,体 壮者每服10克,体弱者每服5克,隔日服1次。此方适用于有 腹水之肝硬化患者。
3.鲜芹菜100克、萝卜100克、鲜车前草30克,洗净捣烂 取汁,加蜂蜜煮沸后温服,每天1次,疗程不限。此方用丁F 硬 化伴腹胀,小便不利者。
4.海带25克,荔枝核、小茴香、青皮各15克,共加水煮 每月服1次。此方能消积、软坚,用于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
5.鳖甲烘酥研粉.饭前1小时开水送服3克,每日3次, 长期服用。
6.猪胆4个、绿豆面500克。将猪肝焙干,研末,同绿豆面 加水捏成丸,每丸5-10克, 一日3次。治肝硬化伴腹水。
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又称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发生于溶血性链球菌 感染后,与免疫有关。以急性血尿、蛋白尿、浮肿为主要表现。 儿童多见。中医风邪外袭,肺气失调,日久脾虚热结。可选用 以下偏验方。
1.瞿麦10克、红糖适量。此方适于急性肾炎。
2.野蔷薇果5-10克、红枣3个。水煎,每日2次分服。此 方适于急性肾炎兼水肿者。
3.麻黄10克,石膏20克、甘草5克、白术12克、生姜5 克、大枣3枚,水煎,可频频服用。
4.鱼腥草30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20克,水煎服,每 日1剂,直至痊愈。此方适于急性肾炎。
5.益母草30克、冬瓜皮6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 于急性肾炎高血压明显者。
6.篇蓄30克,水煎服,每日2剂。治急性肾炎尿中有脓细胞者 。
7.旱莲草15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急性 肾炎高血压明显者。
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一种免疫性感染性疾病。病因多,病程长,多 见于成年人,晚期可导致肾功能不全。中医属“水肿”,肝肾阴 虚、气滞血瘀,“血不利则为水”故致水肿。下列偏验方可治疗。
1.熟地12克、白术15克、黄芪30克、益母草30克。上述 四药水煎煮1小时。分2次服,10天为一疗程,可连服10-20 个疗程。此方健脾补肾,适于有贫血及轻微尿液变化的脾肾气 虚的慢性肾炎。
2.玉米须30克、马鞭草6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3.花生仁60克、红枣60克,煎汤代茶。
4.平地木研粉,每次吞服3-5克,每日3次。
5.黄芪30克,煎煮后去渣留汁,加芡实、大米各50克,煮 粥,加白糖少许,调服。此方补气健脾,固精敛涩,慢性肾炎以 蛋白尿为主要表现者宜常服用。
6.西河柳30克,加水煎煮。每日1剂,分2次空腹温服, 15天为1疗程,连服2--4个疗程。
7.水杨梅、鲜全草各100克(或干根50克),水煎服,每日1-2剂。此方治急慢性肾炎。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妇女常见病,多因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导致的 肾盂和肾实质的感染性疾病。急性期有腰痛,高热等症,慢性 期则表现神疲体乏、抵抗力降低、反复出现泛肿、肾区叩痛和 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下列偏验方可供选用。
1.猪苓、茯苓、滑石、泽泻各3克,水煎汤,阿胶溶入热汤 中饮之。治肾孟肾炎。
2.银耳50克、金针菜200克,洗净加白糖200克,加水5 碗,蒸成2碗,一日内分两次服。治肾盂肾炎。
3.黑豆250克、生甘草10克、生姜10克,放食盐少许加 水煮至豆烂。分次食豆喝汤。适用于腰痛、纳差、乏力、浮肿、 畏冷者。
4.臭牡丹皮5-10克,洗净剁细末,调入鸡蛋1个,用油 盐煎炒后食用。每日1次。用药期间忌生冷及豆类。
5.地龙1条、蜗牛1个,共捣烂,用温水洗脐后敷之。每日 1次,10次一疗程。
水 肿
水肿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积聚在血管外组织间隙中的 一种病症。从病理角度看,一是纳水过多的潴留于体内;二是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古称“浮肿”、“水气”。可表现在面、 足踝、腹部、背部等。需调治肺、脾、肾三脏功能。下列偏验方, 均有良好效果。
1.牛蒡子、浮萍、车前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 5-7天。治面部浮肿。
2.蓖麻子仁50粒、薤白5个,捣烂贴脚心。每日1次,睡 前用,晨起去掉,连用3-5日。治面部浮肿。
3.大蒜3个、田螺4个、车前子末10克,捣烂贴脐上。每 日1次,连用3—5日。治下肢水肿。
4.川草藓50克、大麦芽须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 用1周。治下肢水肿。
5.土茯苓50克、白矾2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周。 治下肢水肿。
6.苍术25克、黄柏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周。 治下肢水肿。
7.赤小豆、薏米各适量,煮粥吃,连用一周。治水肿。
8.老黄瓜皮50克、西瓜皮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 用1周。治水肿。
9.黄豆500克、大枣500克(去核),煮后捣成膏, 一日三 餐各吃25克。治虚肿。
10. 鲫鱼1条(去肠肚)、赤小豆50克,加水煮烂,加糖适 量服用,一连七日。治虚肿。
眩 晕
眩晕可由多种原因、不同器官有病而引起的病症。如车船 运动、气虚血虚、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或痰浊内阻等。可用下 方。
1.黑木耳适量,熬汤冲红糖水喝,久服治头晕病。
2.胡桃肉、黑芝麻、桑叶各100克,捣成泥状做10克的 丸,每次1丸,每日2次。治心虚头晕。
3.狗或猪脑子1个,煮熟连汤吃,每日1个,连服1周。治 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
4.生地250克,泡软杵烂,加白糖服,每日2次,连服1 周。治眩晕。
5.菊花、菟丝子、枸杞子、天麻各50克,研末炼蜜为15克 重的药丸,每次1丸,一日2次,白开水送下。或各药15克,水 煎服,每日1剂,服1周。治肝肾阴虚性眩晕。
6.向日葵盘1个,加冰糖适量,水煎服,每日1个,服1 周。治高血压性头晕。
7.天麻15克,水煎1小时后去渣,放入鸡蛋1个炖服,每 日1剂,连服1周。治高血压头晕。
8.白菊花泡开水代茶饮,常喝治头晕。
9.泽泻15克、白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1周。治 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