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血康中医血液病医院 >搜索结果
  • 中医的血证包括那些?


      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也就是说,非生理性的出血性疾患,称为...

    阅读全文

    2008/7/4 9:57:00

  • 什么是G-6-PD缺乏症


    G-6-PD缺乏症,全称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俗称“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约90%发生于男性,且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是新生儿黄疸的重要原因。...

    阅读全文

    2008/7/3 22:25:00

  • MDS-RAEB是什么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克隆性血液病。临床表现起病隐匿,可以无特殊症状。化验血时在血浆中发现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如贫血较...

    阅读全文

    2008/7/3 22:22:00

  • 白细胞减少或增高的原因


    白细胞计数 1、增高:见于 (1)细菌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脓肿、败血症、化脓性阑尼炎、脓胸、大叶性肺炎。 (2)身体处于应急状态时,如急性出血、手术、组织损伤、...

    阅读全文

    2008/7/3 21:54:00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上应结合病人的年龄,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出血的程度及预期的自然病情予以综合考虑。对于出血严重,血小板计数<10×109/L甚或<5×109/L者,应入院接...

    阅读全文

    2008/7/3 14:12:00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也叫特发性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阅读全文

    2008/7/3 14:09:00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


    (一)血小板抗体 ITP的发病机制与血小板特异性自体抗体有关。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约75%可检测出血小板相关性自体抗体,自体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多为IgG或IgA型抗体,少...

    阅读全文

    2008/7/3 13:57:00

  • 出血性疾病


    正常情况下,机体具有完整的止血机制,不会产生自发性出血。由于止血机制(包括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出血不止,称为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可分...

    阅读全文

    2008/7/3 13:50:00

  • 易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混淆的疾病


    易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混淆的疾病有脾功能亢进、肝硬化、骨髓纤维化等疾病都具备脾大血小板减少症状。...

    阅读全文

    2008/7/1 20:54:00

  • 白血病用药格列卫


    甲磺酸伊马替尼-列卫,是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体外、细胞内和体内均能强效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它可以选择性抑制Bcr-Abl阳性细胞株的增生并且诱导其凋亡。...

    阅读全文

    2008/7/1 16:48:00

  •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

    康复患者

    再障 (>2000)

    白血病(>1600)

    血小板减少(>1500)

    MDS(>1000)

    淋巴瘤(>800)

    千年传承
    专利配方

    40年专科经验,为血液病患者提供咨询、治疗,健康护理等全面支持!!!

    马上咨询